原標題:品質番茄沒進場先訂光、新鮮大白菜全年保供、第18個分市場開工…… 新發地市場春天裏的新氣象
第18個分市場開工,給品質農産品搭“擂臺”、保供應大白菜種在大棚裏……4月9日,探訪首都的“菜籃子”“果盤子”——北京新發地農産品批發市場,新春新氣象,各種農副産品供應充足,價格穩中有降。
提升品質
給優質農産品搭“擂臺”
上午8時許,新發地市場番茄交易區東南角,一排精品番茄交易棚前,當天的交易就已經接近尾聲了。
商戶張宏偉頭天進場的番茄已經基本售罄。“這款爆漿番茄,番茄紅素是普通番茄的兩倍,口味回甘,批發價格在15元左右,今年是首次進入北京市場。”張宏偉介紹,“量少,晚上能到貨1000多斤,基本上還沒進場,就已經被預訂完了。”
據了解,當天新發地市場番茄上市量為440噸,平均價格僅為3.7元每公斤。為了鼓勵商戶做強做大做出品牌,新發地市場在番茄交易區試點分區經營,專門開闢品牌番茄交易區,給商戶們搭建“擂臺”,讓好産品有好銷路、好價格。下一步,新發地市場將把這一做法在其他果蔬交易區域推廣。
“很受歡迎,供不應求,我們今年擴大種植面積,已經佈局幾千畝,預計今年秋季,這些番茄就能大量上市。”張宏偉説,為了能夠種出高品質番茄,他們還在培養專門的農技人員。
保障供應
大白菜種在大棚裏
在大白菜交易區,一車車大白菜鮮靈靈的,商戶們忙着將白菜打包,方便採購商採購。
“批發價格3毛錢一斤!”商戶劉存領説,他們的白菜來自山東青州,一天能進場20噸至40噸,供應很充足。
據了解,現在的大白菜可不是露天種植的,而是在大棚裏種的。原來,冬儲大白菜過了清明節基本上就下市了,口感用老百姓的話説會很“柴”。市民對白菜的需求持續全年,如今,菜農們普遍會在大棚裏種植一茬兒大白菜。
春暖花開,北京蔬菜供應結構也在發生着變化,主要供應地已經北移至河北、山東等地,佔市場蔬菜供應量的80%,南菜已經逐漸退市,僅佔10%左右。産地在周邊,運輸周期短、損耗小,價格也就持續走低。4月9日,新發地市場蔬菜上市量為2.07萬噸,加權平均價為3.67元每公斤,價格穩中有降,比2022年同期下降15%左右。此外,4月9日新發地市場上市白條豬1522頭,加權平均價為16.5元/公斤,今年以來豬肉價格一直處於低位運作,由於生豬存欄量高,預計上半年豬肉價格將繼續處在低位運作狀態。
暢通渠道
分市場落戶河北魏縣
在保障農産品流通方面,新發地也有新動作,在全國佈局的第18個分市場——北京新發地(魏縣)農副産品全鏈産業園4月7日開工。
該市場位於河北魏縣,佔地456畝,總建築面積約30萬平方米,將打造“城市保供安全倉、商貿流通加速器、鄉村振興樣板間”,預計建成後年交易量將超過100萬噸。
2022年北京新發地各類農産品的總交易量為1326萬噸,每天有2萬噸蔬菜和1.5萬噸水果源源不斷進入市場,是名副其實的首都“菜籃子”和“果盤子”。
“市場建成後,我們將發揮資源優勢,更好地實現市場的提質升級,打造冀魯豫結合部區域型農副産品批發集散中心。”新發地農産品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介紹,北京是個典型的農副産品輸入型市場,為暢通渠道,提高蔬菜保供可控率,北京新發地在全國佈局多個分市場和種植基地,魏縣是新發地佈局河北的重要節點,將成為新發地全國農副産品物流體系重要樞紐。(孫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