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會公園2023年夏落成開放“一綠地區”將增全齡友好空間 通惠河畔再添500余畝新綠

日期:2023-03-14 07:28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興會公園今夏落成開放“一綠地區”將增全齡友好空間 通惠河畔再添500余畝新綠

興會公園即將落成,圖為公園東會地塊親子活動區效果圖。

興會公園即將落成,圖為公園東會地塊親子活動區效果圖。

  2023年6月,朝陽區的興會公園將落成開放,第一道綠隔地區將擁有一個全齡友好公園,通惠河畔也將再添500余畝新綠。

  興會公園規劃建設面積約560畝,屬於朝陽管莊地區,包含東會、重興寺兩個地塊。東會地塊位於京通快速路與雙橋東路交叉路口東南角,南側與通惠河相接;重興寺地塊北鄰建國路,西鄰重興寺東路,東側是八里橋東路,南接東一處公園。

  公園所處地理位置相當重要——朝陽區和通州區交界處,銜接常營和黑莊戶地區綠地,可完善朝陽南北向生態系統。周邊坐落着多個居民區,興會公園建成後,將成為管莊地區第一個綜合性全齡友好公園。

  “在設計之初,我們就頻繁走訪附近社區,詢問居民對公園的使用需求和期待。”東會地塊設計師宋岩介紹,東會地塊開闢了兒童活動區域,佔地1300余平方米,配備了攀爬網、蹺蹺板、沙坑等兒童游樂設施,設置了休息廊架、活動廣場等。結合主園路,還設計了閉環橡膠跑道,全長800米。

  重興寺地塊包含一座老舊公園——重興寺公園。“重興寺公園存在設施老化、空間跼踀等問題,無法滿足居民需求。”重興寺地塊設計師李旭介紹,新公園以現有山、水、林、園景觀為基礎,突出高品質和多功能,呈現體育健身、科普宣傳、文化延續、生物多樣性四大特色。

  結合園區已有道路,重興寺地塊將建成一條2.35千米大環線的健身步道,並增設二級游步道,依託地形設置登山步道。兒童活動區還設置了戶外兒童拓展項目,並與生態科普結合,以培養孩子們保護生態的意識。

  留住鄉愁是公園建設時的一大原則。重興寺地塊的文化科普區,展示了村民們曾經使用過的磨盤,游客在此能了解農耕採摘、運河糧草文化。在東會地塊,設計師們共保留利用了原有的大樹81株,主要為國槐、榆樹、毛白楊、香椿、核桃等鄉土樹種。

  傳統文化和漕運歷史也是公園的特色。東會地塊與雙橋燕京中藥飲片廠隔河相望,設計團隊還對區域特有的中藥文化和漕運文化等進行了呈現。公園裏不僅有專門的中藥文化長廊,還栽種了銀杏、杜仲、丁香、連翹、玉蘭、絲棉木等既具中藥藥性、又兼具觀賞價值的林木。重興寺地塊設計有一座糧倉模樣的廊亭,不遠處的聲波藝術裝置,其設計靈感源於“管”字。“管”是中國古代一種樂器,而這個聲波景觀,其外形呈現的是聲波演變,顏色則與中國古樂基本音階——宮商角徵羽一致。

  小動物們的生境也被考慮到了。公園中設置了小微型濕地及雨水花園,增加水生植物,林地主要選用北京的鄉土、食源、蜜源等樹種作為植物主體。(朱松梅 李曉茹)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