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法海寺壁畫藝術館開放試營業
沉睡數百年的壁畫會“説話”了。1月18日,位於石景山區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的法海寺壁畫藝術館開放試營業,市民可關注“法海寺壁畫藝術館”公眾號預約、購票參觀。
法海寺壁畫藝術館位於法海寺山腳下,由原西山翠林茶社改建而成。推開寺廟木門,內部別有洞天,設置了接待大廳、序廳、壁畫廳、球幕廳、復原廳、尾廳等展示空間,將法海寺壁畫的前世今生、技術細節、歷史文化、藝術價值等娓娓道來。
乘坐電梯下行,負一層的展廳是藝術館的核心展區,序廳裏的4塊巨型螢幕介紹了法海寺的“五絕”。當展示到法海寺壁畫時,4塊螢幕會全部打通,整體呈現壁畫的空間佈局、內容結構。
再向前走,一幕幕4K高清顯示屏詳細展示了法海寺壁畫的具體內容,顯示的人物、畫面尺寸均1比1還原壁畫真跡,並動態高清展示局部細節,還配套詳細語音講解。例如標誌性的“水月觀音”像,高清螢幕可以將壁畫的細節放大到極致,清晰地展示每一筆技法,還原觀音身上白色披紗“瀝粉貼金”等技術細節。
“我們通過技術手段,放大、拉近展示局部精彩細節,並逐項介紹壁畫內容,讓觀眾有充足的時間了解壁畫。”法海寺壁畫藝術館館長劉曉波介紹,“館內還引入了國內外近百個文物、石窟資料,與法海寺壁畫進行橫向對比。”
作為藝術館的一大亮點,展廳每到固定時間,現場所有螢幕都會停止,全部轉為統一播放法海寺壁畫的動畫視頻。此時,整個展廳從頂部到墻壁到地面,全部變成一個藝術整體,讓觀眾充分享受置身於壁畫藝術世界的沉浸式體驗。
法海寺文物保管所所長龐獻輝介紹,法海寺壁畫代表了明代的最高水準,是中國古代的藝術瑰寶,同時也是北京地區現存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壁畫。法海寺壁畫藝術館的建成,讓文物壁畫動起來、活起來,實現了不可移動文物的數字化,形成了寶貴的數字資産,將有助於更多人了解法海寺壁畫藝術。(孫雲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