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試點非機動車三級指路系統 馬甸橋新路標為騎車人“指北”

日期:2022-11-18 09:21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首次試點非機動車三級指路系統 馬甸橋新路標為騎車人“指北”

       對於苜蓿葉形的馬甸立交橋,受過專業培訓的駕駛員依靠路標和導航尚可以順利通行,但對於一些騎車人來説,在這裡轉着轉着就“找不着北”了,一旦走錯就得到下一個橋才能轉回來。針對這種情況,市公安交管部門首次在馬甸橋試點非機動車三級指路系統,指示騎行路線、目的地更明確,它將成為立交橋區慢行系統改造的一個風向標。

  馬甸橋位於北三環與京藏高速交叉處,橋區機動車通過苜蓿葉式盤橋匝道實現互通,非機動車設有獨立的通行系統,通過橋下涵洞和便橋等方式,實現快速路兩側聯通。由於橋形複雜,缺少非機動車指路系統,給市民通行造成了不便。對此,市公安交管部門首次在進入橋區和橋區分流點位設置了非機動車三級指路系統,即進入橋區有標識,分流點有標示,出橋區有指示,方便市民出行。

  這個“三級指路系統”什麼樣?11月17日,在現場可以看到,在馬甸橋南南向北方向非機動車道起點處,除了設置非機動車靠右行駛的指示標,路側還增設了一塊藍色指示牌,標明去往“健翔橋、北太平橋、安華橋”的方向。繼續向北騎行,在三環南側涵洞分流點又出現一塊指示牌,指明“健翔橋”掉頭和“德勝門橋、北太平橋、安華橋”直行的方向。圍着馬甸橋下轉一圈,可以看到在每個進出橋及路口分流點位都有清晰的指示標識,實現各個方向的全方位指引。

  住在功德林小區,每天騎自行車穿馬甸橋去北土城公園鍛煉的李大爺,見證了馬甸橋的路標改造過程,“原來好多人對馬甸橋不熟悉,自行車經常誤入機動車道,我就見過好幾次機動車撞騎行人的事故,現在路標清晰了,人、車各行其道,安全多了。”

  市交通管理局秩序處優化科科長李磊現場介紹,“馬甸橋非機動車三級指路標誌是在不能改變非機動車道路通行條件下,通過規範標誌、完善指路系統進行的一次慢行系統改造試點。它將作為一個標準,解決老舊橋區慢行系統連通性差的問題,並在橋區修建慢行廊道,打通橋區節點、樹立改造規範。”

  據悉,北京市自2016年開始實施慢行系統建設,目前全市各級道路已建設慢行系統約3200公里,形成了北京市慢行系統路網。市公安交管部門借鑒國內外慢行系統管理先進經驗,持續開展慢行系統優化提升工作,先後完成了二環輔路、京藏輔路、平安大街等一系列慢行系統精品工程。(張蕾)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