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帶狀皰疹?帶狀皰疹的皮疹是什麼樣子的?帶狀皰疹有傳染性嗎……2月27日至3月5日是全球第二個“帶狀皰疹關注周”,今天,“協和星原計劃”帶狀皰疹多學科全病程管理團隊專家就通過11個問題帶您詳細了解帶狀皰疹如何早期識別、及時治療。文末還安排了“彩蛋”(線上義診通知),有需要的患者不容錯過——
什麼是帶狀皰疹?
答: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一種常見的皮膚病。
原發感染主要引起水痘,殘余的病毒可長期潛伏在脊髓後根神經節或顱神經節內,呈“沉睡狀態”。在各種誘因的刺激下“醒來”,即再激活,引起帶狀皰疹。
患者除皮膚損害外,常伴有神經痛,少數患者可能出現明顯的瘙癢、燒灼感或麻刺感等感覺異常。
帶狀皰疹可見於各年齡段人群,常見於年齡較大、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的人群中。
帶狀皰疹的皮疹是什麼樣子的?
答:有些患者局部先出現感覺異常,包括疼痛、瘙癢、灼熱或麻刺感等,之後出現皮疹。也有些患者先出現皮疹,後出現感覺異常。
患者所有部位均可能受累,其中軀幹最為常見,其次是面部,也可出現在上肢、下肢、外陰等位置。
皮疹開始為成簇的紅色丘疹,單側、帶狀分佈,幾日內演變為簇集性水皰,部分皮損可能進一步變成膿皰,皮損通常於7~10日左右結痂。
帶狀皰疹感染痊癒後,有可能遺留瘢痕、色素減退或色素沉着。
帶狀皰疹有傳染性嗎?
答:一般來説,與水痘相比,帶狀皰疹人群的VZV傳染性要低得多,但依然存在傳染性(病毒通過飛沫或接觸皮損傳播)。
皮損在結痂之前,也是有傳染性的。
為什麼會得帶狀皰疹?
答:免疫低下人群初次感染VZV後,臨床表現為水痘或隱匿性感染。
此後,病毒潛伏在脊髓後根神經節的神經元中,在各種誘因的刺激下,潛伏的病毒再次激活,産生皮疹和神經炎。神經炎症有可能導致感覺異常,甚至嚴重的疼痛。
帶狀皰疹常見的危險因素包括:高齡、免疫缺陷、系統性疾病、接受長期糖皮質激素或免疫抑製劑治療等,過度勞累、精神壓力大也是常見的誘因。
皰疹要是轉了一圈,是不是就要死了?
答:帶狀皰疹病毒潛伏在周圍神經的後根神經節內,發病時沿神經走向累及相應節段的神經和皮膚。
帶狀皰疹累及單側肋間神經時,因單側肋間神經僅支配該側從後向前沿相應肋間隙的半環形區域(不跨過身體中線),因此帶狀皰疹是不會轉一圈的,通常不會危及生命。
有極為少見的播散型皰疹,其他位置可出現散發的小水皰,多見於免疫功能低下者。
皰疹能不能去根兒,會不會復發?
答:復發率很低,1%~6%的患者會經歷第二次帶狀皰疹發作。
患者如果再次出現抵抗力突然下降,是有可能復發的。
怎樣做好皰疹部位的皮膚保護,避免感染?
答:保持皮疹區域清潔乾燥,避免搔抓,避免繼發細菌感染。
想好得快,是不是得把水皰挑破,把裏邊的液體放出來?
答:如果水皰的體積很小,如直徑在1釐米以下,建議不要挑破,等水皰自行吸收乾涸。
如果水皰很大,而且明顯感覺到局部腫脹疼痛不適,可前往醫院,由醫護人員在局部清潔消毒的情況下,抽吸皰液。
帶狀皰疹痊癒後遺留的黑印、瘢痕怎樣去除?
答:可前往醫院皮膚科開具緩解色素異常、疤痕的外用藥膏。
如果黑印、瘢痕出現在暴露位置,注意防曬以避免色素加深。
我就是疼,但沒見到出皰,有可能是得了帶狀皰疹嗎?
答:有可能。
少數患者在疼痛的同時僅出現紅斑、丘疹,不發生典型水皰,稱為不完全性或頓挫性帶狀皰疹;極少情況下,疼痛之後無皮疹出現,稱為“無疹性帶狀皰疹”。此類患者疼痛劇烈時可能會被誤診為偏頭痛、牙痛、急腹症、心肌梗死、胸膜炎等,此時,需要排除該部位的神經病變或內臟病變,才考慮為帶狀皰疹,並給予相應治療。
帶狀皰疹如何治療?
答:帶狀皰疹的治療目標是緩解急性期疼痛,縮短皮損持續時間,防止皮損擴散,預防或減輕皰疹後神經痛等並發癥。
患者發現皮疹後應早診早治療。治療包括:
1、抗病毒治療。可加速皮損的癒合、降低急性神經炎的嚴重程度並縮短其持續時間。建議患者在出現臨床症狀72小時內開始抗病毒治療,這樣能最大限度發揮藥物的潛在益處,越早開始治療,效果越好。
2、神經營養類藥物治療。對緩解神經炎症與神經痛有一定幫助。
3、鎮痛治療。部分患者會出現明顯的疼痛,嚴重影響生活,可出現焦慮、睡眠障礙、無法正常工作或生活。應在醫生指導下早期使用鎮痛藥物,可顯著緩解帶狀皰疹期疼痛,尤其在皰疹發生7天內使用,能顯著降低皰疹後神經痛的發生率。
4、局部治療。以消炎、收斂、乾燥、防止繼發細菌感染為原則。
5、中醫治療。
6、物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