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是一種生活態度。感性是女人富有同情心,語言有感染力,工作有激情,生活有熱情。感性交流。以情動人。不必以禮咄人。感性而為是精神的幸福,是率性的純真。審視是一種境界,是理性的智慧。失去感性積累,何來理性審視?“率性而為不逾規矩”,否則會失去進取的意識;處世上遇小事可感性,遇大事必須審慎,否則就不夠成熟。如果説感性是一種生活態度,那麼審視就需要深刻的思想,由此表達一種終身進取向上的精神,才能超越平庸,獲得人生的輝煌;及至做到胸懷天下、為民興利除害、樹立德行的典範,建立卓越的功勳,更需要常人難以具備的胸襟。
梁母訓子
據載,梁啟超的母親姓趙,“以賢孝名”,品德佳,是一位有着良好口碑的賢妻良母和孝女。梁家卻有一個嚴厲的家規,那就是孩子犯錯皆可原諒,惟對説謊不可饒恕。對此,梁啟超是有刻骨銘心體會的。他曾回憶道:“我六歲時,不記因何事,忽説謊一句。所説雲何,亦已忘卻,但記不久即為我母發覺。”於是,那天吃過晚飯,母親將六歲的小梁啟超叫到臥室,喝令他跪下,然後就他説謊一事開始 “嚴加盤詰”。那一刻,平日裏臉上總是挂着微笑的母親突然出現了一副“盛怒之狀”,在小梁啟超眼裏,簡直不相信這就是一直鍾愛自己的慈祥溫和的親愛的母親。盤詰完後,母親即把小梁啟超摁在自己膝上,然後在他屁股上用力鞭打了十下。母親邊打邊教訓他,有些話,梁啟超事後忘記了,但有些話他永遠不會忘記,如母親説:“汝若再説謊,汝將來便成竊盜。”原來母親之所以對六歲的小梁啟超説謊嚴加斥責,狠狠體罰,就是不想看到兒子長大後,會與竊盜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