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不失原則,堅守女性德行的典雅

日期:2012-12-20 09:26    來源:北京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網站

分享:
字號:        

  包容所表達的人性既是一種知書達理的素養,更是人性的意識所表達的一種美德,是文明得以進化的根源。包容別人是理解,是放得下的大度,是與人為善的觀念;而包容自己則是豁達、冷靜和理智、包容的前提必須是原則,沒有原則的包容無異於縱容。包容展示的是女性胸懷的寬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然而即便是大海,也不可能承載一切,因此女人雖然包容也要不失原則。

  程母教子

  北宋時期的程顥、程頤都是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他們又是同胞兄弟,因同是理學奠基人,被人們稱為“二程”。“二程”的母親侯氏,一共生過六個男孩子,只剩下程顥、程頤二人,其他都夭折了。侯氏自然非常疼愛兄弟倆,把一切希望都寄託在他哥倆身上。但是她深深懂得“慈母敗子”的道理,從不嬌慣溺愛。程顥、程頤兄弟二人只相差1歲,在他們蹣跚學步的時候,常常摔倒在地,乳母要上前扶抱,侯氏勸阻説:“不要管他們,讓他們自己站起來。”然後,又對孩子説:“你們走路時,慢一點就不會摔跟頭了,你們試試看。”吃飯的時候,孩子愛挑吃挑喝,乳母就想由着他們的性子來,專門給他們愛吃的飯菜,侯氏制止道:“對小孩子不能慣,你慣什麼毛病就會有什麼毛病。小時候養成挑吃挑喝的毛病,長大後怎麼辦?”在母親的嚴格教育培養下,“二程”從小就養成了很好的習慣。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