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不失進取,堅守女性才情的魅力

日期:2012-12-20 09:23    來源:北京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網站

分享:
字號:        

  “厚德”一詞源遠流長,它産生於2000多年前孔子編著《周易》中的“厚德載物”。它一直被人們奉為座右銘和致訓。“進取”即為努力上進,力圖有所作為。進取才能獲得人生的輝煌,進取心意味着超越平庸。現代女性中注重培養自身風度之美者,在不斷改善自身的意識結構和情感結構的同時,無不注重改善自身的智力結構;積極接受藝術熏陶,使自己的風度獲取濃重的才情之光。因而,“厚德”鑄就女性“情”的意蘊,“進取”建構女性“才”的價值,而“才情”則共同涵養了女性獨有的魅力。這種魅力,不是衣着珠寶、脂粉鉛華的俗套,而是通過情的恩澤、才的廣布,散發出與天地同行的高貴氣質。

  封壇退鲊

  晉朝陶侃的母親湛氏是中國古代四大賢母之一。陶侃在海陽做縣吏的時候,恰好監管漁業。孝順的陶侃念及一生貧居鄉間的慈母,心中總覺歉然不安。有一次,趁下屬出差順路之便,囑託帶了一壇魚鲊(腌魚)送交母親。誰知湛氏卻原封不動地將這一壇魚鲊退了回來,並在信中寫道:“爾為吏,以官物遺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憂矣。”(摘自《晉書》卷九十六《陶侃母湛氏傳》) 陶侃收到母親退回的魚鲊和回信,大為震動,愧疚萬分。他決心遵循母親的教導,清白做人,廉潔為官,勤於政事,多為國家做有益的工作。

  後人讚曰:“世之為母者如湛氏之能教其子,則國何患無人材之用?而天下之用惡有不理哉?”(摘自明·張九韶《重修陶母基記》。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