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石”度勢 帶你認識腎結石

日期:2023-06-09 15:37    來源: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分享:
字號:        

  腎結石病是最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之一,是尿液中的礦物質過飽和形成的結晶在腎盂和腎盞內沉積所致。腎結石病的男性患病率高於女性,平均10個人中有1個人在一生中會經歷腎結石病的困擾。腎結石病復發率高,5年復發率約為50%。腎結石會導致腎絞痛、血尿、梗阻積水、腎功能損害,且可能合併感染,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腎結石的病因有哪些?什麼人容易得腎結石?腎結石的症狀有哪些?該如何進行治療?北京友誼醫院泌尿中心副主任醫師寧晨為您一一解答。

  什麼是腎結石?

  腎結石是腎臟裏的較硬的石頭。當尿液中的某些礦物質濃度過高時,可形成結晶,結晶不斷聚集、增大,最終形成腎結石。腎結石的大小可小至沙粒、大至網球,較小的結石有可能隨尿液排出體外,稍大點(數毫米)的結石可能停留在尿路中導致梗阻,引起疼痛、血尿或腎功能損傷。

  腎結石的病因有哪些?

  腎結石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尿液的高度濃縮。學過化學的朋友們都知道,溶液的減少,溶質更容易析出,尿中的礦物質過飽和後更容易形成結晶,導致結石發生,經常得結石的患者常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不愛喝水。尿液淤滯或梗阻也容易導致結石。某些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痛風等疾病,會影響尿液pH值,使尿鈣、尿酸排泄增加,形成腎結石。某些細菌引起的泌尿係感染,可産生磷酸銨鎂或碳酸磷灰石結晶,導致結石的産生。以上這些都是常見的形成結石的原因,也有些結石的産生可能找不到具體的病因。

  腎結石的種類

  根據不同位置,可以將結石分為腎結石、輸尿管結石和膀胱結石。我們還可以根據結石不同的化學成分進行分類,不同成分的結石形成的原因也不一樣,如果能夠了解自己的結石成分就可以更為有效地進行針對性的預防和治療。

  最常見的結石是含鈣結石,佔了全部結石的80%多,其中包括草酸鈣和磷酸鈣。其他還有尿酸結石、感染性結石如磷酸銨鎂結石\碳酸磷灰石\尿酸胺結石,及胱氨酸結石。

  腎結石的症狀有哪些?

  一般而言,微小結石並不會産生任何症狀。但當結石增大或者移位時可能會導致腰背部疼痛,通常在肋骨和髖部之間的區域。也可以竄到您的側腹部,並可以放射到會陰部。這種疼痛非常嚴重,並且反覆發作,我們稱之為腎絞痛。

  其他症狀還包括:感覺胃部不適和嘔吐、尿的顏色深或血尿、您也可能感覺需要更頻繁地上廁所、排尿時有燒灼感或疼痛感,假如結石梗阻導致感染,您的尿液可能會渾濁或有臭味,您可能會發燒。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得了腎結石?

  如果您出現了剛剛提到的這些症狀,您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及時就診。您的醫生會根據您的症狀考慮腎結石的可能,然後會給您安排一些影像學和實驗室檢查。最常用的影像學方法是泌尿係超聲和CT。

  泌尿係超聲是一種完全無創的檢測手段,即使是孕婦也可以安全的開展。通過超聲,我們可以了解是否有腎結石或輸尿管結石,同時還可以知道結石是否引起了梗阻,導致腎積水和輸尿管積水。

  CT是更為精準的檢測方法,也是我們臨床醫生診斷結石的金標準,它可以很好地明確結石的位置及其阻塞尿路的程度,判斷結石是否需要進行外科的干預。

  同時,我們還會請患者進行一個小便的化驗,看看尿裏是否有紅細胞。另外如果尿裏還有較多的白細胞,則提示您可能同時存在泌尿係感染,需要更為積極的抗感染治療。

  如何治療腎結石?

  並不是所有的腎結石都需要治療,對於腎裏不引起梗阻或感染的小結石通常會選擇保守觀察,無需特殊治療。小於等於4mm的結石通常可以自行排出體外。

  大一點的結石的排出會更為困難,您需要藥物來輔助排石並治療疼痛。如果結石無法順利排出體外,醫生通常需要將其取出。如需取出結石,醫生可:

  使用體外衝擊波將石頭震碎成小碎片,將大結石變成小結石,這樣就大大增加了結石排出的幾率。

  如果體外碎石失敗了,或者不適合進行體外碎石的患者,醫生可以選擇用微創的方法來處理結石

  最常用的方法是輸尿管鏡手術和經皮腎鏡手術。輸尿管鏡手術是通過人體的自然腔道,把內鏡放入尿道,經過膀胱,進入輸尿管或腎臟,找到石頭以後,用鐳射或者其他設備將結石徹底粉碎。經皮腎鏡是在背部做一個很小的小切口,建立一條直接到腎臟的通道,通過這個新建立的通道放入內鏡,進行結石的粉碎和取出。

  醫生通常需要看看碎成碎片後的結石的組成成分。您要把這些排出的結石交給您的醫生進行檢測。

  腎結石的預防

  腎結石的發生與飲食、生活習慣等有密切關係,因此,通過改善飲食和生活習慣,也可以有效預防和治療腎結石。針對不同成分的結石有更為具體的建議和指導,您可以向您的醫生進行諮詢。

  一般而言,首先要做到的是增大飲水量,最好是每天能夠超過2500ml的尿量,這樣結石形成的幾率會大大降低。

  其次,建議限鹽、低草酸的飲食,避免高蛋白質和高嘌呤類的食物攝入。

  對於尿酸石或胱氨酸結石的患者,則可以服用藥物治療。

  腎結石的常見問題

  1.體檢發現腎裏有1-4mm的小結石,需要處理嗎?

  很多患者體檢的時候發現腎臟裏有個不到4mm的小結石,來門診諮詢醫生是否需要進行處理。除非是特殊職業人群(如飛行員或軍人),對於這種沒有任何症狀的小於4mm的結石,我們醫生的建議是保守治療,定期復查,注意改善飲食和生活方式。因為這些小結石有很大的幾率自己就通過輸尿管排出體外,在腎裏待會産生什麼不良的後果,沒有必要冒手術風險將其取出。

  2.總得結石是不是和飲用水的水質有關係?腎結石患者需要喝純凈水嗎?

  很多人都擔心飲用水的水質不好,水垢多會不會導致結石。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鎂等不溶於水的物質。進入人體後,部分被分解;不能分解的那些,會經腸道隨糞便排出。而且水垢中的鈣鎂離子含量有限,遠遠達不到形成結石的濃度。水質的軟硬度,也對結石的發生率沒有明顯影響。有臨床研究顯示,飲用水的水質與結石的發病沒有明確關聯。

  那麼腎結石患者需要喝純凈水嗎?回答説不必要的,與其關注飲用水的種類,不如更多的關注飲用水的量,不論是喝水、喝淡茶都是可以的。不推薦喝濃茶、啤酒或其他含糖的飲料。

  3.體外碎石以後腰不疼了是不是就不用再看醫生了?

  有些患者犯結石就選擇了做體外碎石,做完以後腰不疼了就認為沒事了,也沒有再去醫院復診,也有可能是腰疼了一陣就不疼了,壓根就沒有去醫院檢查。這兩種都是錯誤的做法。

  結石不痛了,不代表它沒了,而可能是卡在腎盂或輸尿管裏。此時,可能會導致尿路梗阻,引起腎積水。積水不斷加重,最終可能導致這—側的腎功能喪失,甚至衰竭。部分結石長期反覆刺激腎盂黏膜,如未能及時處理,甚至可能引起黏膜癌變。因此,如果懷疑有腎結石或者明確了腎結石進行了治療之後,都需要進行檢查,明確結石已經排出,沒有尿路的梗阻才行。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