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過敏性鼻炎的推拿手法治療

日期:2021-06-24 14:50    來源: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分享:
字號:        

  小兒過敏性鼻炎患者一旦症狀發作,往往遷延不愈,孩子痛苦,家長揪心。素花粉、室內塵土、真菌、動物皮屑羽毛、屋塵螨、油漆、家庭裝修中的甲醛等都是過敏性鼻炎的過敏原,簡直防不勝防。

  中醫認為,過敏性鼻炎的病因病機屬肺、脾、腎三臟虧虛,同時復感風寒邪氣,內外合邪而並病。因此在治療上要治病求本,除了祛除邪氣,緩解打噴嚏、流鼻涕等症狀外,更應該扶正固本,改善患兒易過敏的體質,才能從根本上減少過敏性鼻炎的發作,讓孩子有更多的“精氣”用於正常生長髮育。

  小兒推拿是中醫傳統治療方法,歷史悠久,行之有效,易於被小兒接受。通過特定手法刺激特定穴位,調動小兒五臟功能,調暢氣機,從而達到治病防病的目的,並能夠改善孩子體質,強壯保健,具有效果顯著,無副作用的優勢。爸爸媽媽學習以下幾個簡單的手法,在家也可以給孩子進行操作。

  按揉鼻通穴

  鼻孔不通,按揉鼻通。鼻通穴又稱上迎香,在面部,位於鼻翼軟骨與鼻甲的交界處,近鼻唇溝上端處。操作時如果孩子好動,可以用拇指進行按揉,其餘四指固定頭部,每次2分鐘。

  黃蜂入洞

  該手法的操作部位為兩鼻孔下方,家長可以用手輕輕扶住孩子的頭部,使之相對固定,用另外一隻手的食、中兩指指端着力,貼在孩子兩個鼻孔下方,輕輕揉動,反覆做200次左右即可。

  按揉鼻通穴和黃蜂入洞能夠有效改善小兒過敏性鼻炎鼻塞、流涕等鼻部症狀,屬於“治標”的操作手法。

  按揉風池穴

  小兒的風池穴與成人相同,位於後頸部,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凹窩中,基本平齊耳垂。家長可用兩手拇指輕輕按揉,每次2~3分鐘。

  按揉合谷穴

  小兒的合谷穴也和成人一樣,位於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第二掌骨中點處。家長同樣用兩手拇指輕輕按揉,每次2~3分鐘。

  按揉風池穴和合谷穴可以共湊發汗解表,祛風散寒的功效。

  補脾經

  脾經位於拇指橈側,指尖至指根呈一條直線。操作時家長可以將孩子拇指屈曲,循拇指橈側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每次3-5分鐘。

  捏脊

  脊柱穴位於後背正中,從大椎到長強呈一條直線,自下而上捏脊能夠調陰陽、理氣血、和臟腑、通經絡、培元氣。操作時可以採用拇指在下,食指、中指在上的三指捏法,也可以食指屈曲在下,用中節指骨橈側頂住皮膚前推,拇指在上按捏,稱為兩指捏法。捏脊前後可在孩子背部輕輕撫摸幾遍,放鬆肌肉。

  補腎經

  腎經位於小指掌面,從指尖至指根成一條直線。補腎經和補脾經的方向相反,操作時應循小指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每次3-5分鐘。

  補脾經、補腎經、捏脊可以補益脾腎,強身健體,改善孩子過敏體質,增強抗邪能力,屬於“治本”的操作手法。

  另外,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時機也很重要。夏天陽氣最為旺盛,可以抓緊在這段時間治療過敏性鼻炎,減少秋冬季節病邪入侵,也符合中醫“冬病夏治”的理論。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