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狂犬病日|面對狂犬病,除了被咬後接種疫苗,我們還能做什麼?

日期:2020-09-28 11:40    來源:健康中國

分享:
字號:        

9月28日,是世界狂犬病日。

世界狂犬病日設立的目的是警示我們狂犬病對公共健康和人類社會的重大影響,今年的主題是“消除狂犬病:合作,免疫”。

2015年瑞士日內瓦召開的全球消除狂犬病國際會議,呼籲儘快採取行動防控狂犬病,並將目標設定為“Zero by 30”,即在2030年前消除犬傳人狂犬病。

如何才能儘快使狂犬病成為歷史?少不了大家共同攜手努力。

不開玩笑

每9分鐘就有1人喪命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傳染病,《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將其規定為乙類傳染病。

如果你覺得相對於新冠肺炎、鼠疫等傳染病,狂犬病聽起來沒那麼致命,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狂犬病在全球普遍存在。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狂犬病在全球150個國家流行,除南極洲以外,其他各州都存在狂犬病,但95%以上的人類死亡病例發生在亞洲和非洲。據估計,每年狂犬病會導致全球5.9萬人死亡,相當於每9分鐘世界上就有1人死於狂犬病。而每例人患狂犬病病例背後,約170隻犬也因此喪生。

除了觸目驚心的死亡數字,由狂犬病帶來的經濟損失同樣巨大。每年全球犬只狂犬病造成的損失約為86億美元。

狂犬病接觸後預防性治療的費用可能會對病毒感染者家庭帶來災難性後果,一次狂犬病接觸後預防的費用在非洲為40美元,亞洲為49美元,而在這些地區病毒感染者家庭的平均收入僅為每人每天大約1-2美元。

將視線轉向國內,我國狂犬病死亡人數已連續多年位居法定傳染病的前五位。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2020年6月發佈的《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狂犬病僅次於艾滋病、肺結核、病毒性肝炎,居2019年甲乙類傳染病報告死亡數第4位。

2019年,全國狂犬病報告發病290例,死亡276人,死亡率超過97%。由此可見,狂犬病一旦出現發病症狀,患者難逃死神魔爪。

直面現實

怎麼管狗是關鍵

面對致死率接近100%的狂犬病,任何一絲掉以輕心都是對生命的不負責任。狂犬病雖然致命,但可預防。及時、科學、規範地進行暴露後預防處置是保護人們的最後一道防線。

然而,注射狂犬病疫苗,是一種昂貴的事後補救措施,低收入、偏遠地區和弱勢群體往往無力負擔這筆救命的開支。

狗是人類最親密的動物朋友之一,但狗也是人類狂犬病最大的傳染源,超過95%的人感染狂犬病病例是由狗傳播造成的。

亡羊補牢,不如未雨綢繆。被咬傷後的補救措施固然重要,事前預防更需重視。破解狂犬病困局,實現2030年前消除狂犬病全球目標,關鍵還需從控制傳染源、加強犬只管理方面下手。

面對狂犬病威脅,有些地方採取無差別撲殺流浪狗的措施,這種做法簡單粗暴,場面血腥,往往伴隨着道德爭議。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日前發佈的《聚焦犬只——2030年消除狂犬病的解決方案》指出,採用撲殺犬只的方式只能暫時性控制犬只數量,事實證明降低犬群密度不會減少人被狂犬咬傷的幾率。

無差別的撲殺還有可能殺死已免疫的動物,從而加速疾病的傳播,使狂犬病問題進一步惡化。

借鑒經驗

提升犬只免疫覆蓋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去年11月,墨西哥成為南美洲大陸第一個被確認消除犬傳人狂犬病的國家,墨西哥經驗可以給我們一些治理狂犬病的 啟發。

從1980年開始,墨西哥有組織地實施了覆蓋全國的消除狂犬病戰略計劃,在犬只狂犬病疫苗支出相比亞洲和非洲更充裕的前提下,進行了大規模、密集和免費的犬只免疫,維持了80%的犬只免疫覆蓋率。

同時,墨西哥還定期開展犬、貓的絕育工作,提供及時有效的暴露後免疫措施等。在1990年,墨西哥尚有60人死於犬傳人狂犬病,到2006年已沒有再出現新的報告病例。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犬只項目經理姚越指出,“面對2030年消除狂犬病的挑戰,我們一直過於關注人類如何預防犬傳人狂犬病,墨西哥案例證實了犬只大規模免疫和科學犬只數量管理在消除狂犬病的關鍵作用。”

國內也有一些成功經驗。姚越介紹,深圳自2001年底開始實施犬類狂犬病強制免疫,2003年開始把狂犬病疫苗經費納入財政預算,還將每年的4月、9月定為全市犬類狂犬病強制免疫統一行動月。

上海也於2011年重新修訂了《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落實犬只強制免疫工作,實施犬類電子標識信息化管理。資料顯示,2017年,上海市犬只免疫覆蓋率超過70%。

大力提升犬只免疫覆蓋率,是消除狂犬病的重中之重;在狂犬病免疫覆蓋率較高的城市,進行科學犬只數量管理,還有助於緩解人犬衝突等社會問題。

文明養犬

做負責任的合格主人

一時擼狗一時爽,一直擼狗一直爽!

現如今不少人喜歡“雲擼貓、雲擼狗”來放鬆心情,看著寵物博主分享自己與萌寵的日常互動,很多人受影響,想要成為貓狗雙全的人生贏家:要養個什麼品種好呢?泰迪可愛,金毛聰明,薩摩耶萌萌噠……養個小公舉還是小王子?

先別急下決定!

萌寵的確可以在生活給主人溫暖的陪伴,但也需要主人為他們付出很多。在養狗前,不妨做個自我測評,測測自己適合養狗嗎?

1. 家中的每個人都支援養狗。

2. 有足夠的經濟條件負擔寵物狗的狗糧和醫療等必要支出。

3. 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遛狗。

4. 當日常出差、節假日外出時,可以找到合適的地方照顧狗狗。

5. 今後的十幾年中,我願意一直和狗生活在一起,不因為狗狗生病、頑皮或者自己懷孕、搬家等種種原因拋棄狗狗。

如果上面所有的回答都是“Yes”,那麼恭喜你,具備養狗的條件,可以嘗試“領養代替購買”,把自己的萌寵領回家。

還要提醒大家,做一個負責任的合格主人,外出遛狗尊重他人,使用牽引繩,及時清理寵物糞便。在鄉村地區,提倡圈養、拴養而非放養。

世界狂犬病日.jpg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