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心臟“高危期”!6件事要少做 6件事要常做 護心指南收好

日期:2025-08-20 11:25    來源: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分享:
字號:        

  入夏以來,隨着氣溫升高、天氣悶熱,不少人感覺心神不寧、煩躁、氣短。這不是你的錯覺,炎熱天氣裏,心臟確實在承受更大壓力。

  夏季室外高溫,室內空調低溫,頻繁進出冷熱環境,會讓血管反覆收縮和擴張。天氣炎熱,人們喜歡食用冰淇淋、冰鎮飲料、生冷食物等來解暑,這些過冷的食物會刺激腸胃,引起血管收縮,導致血壓波動。此外,高溫容易讓人變得煩躁、焦慮,情緒波動大時體內會分泌大量激素,使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心臟承受的壓力也會增大。

  1.夏季護心,6件事要常做

  睡前晨起喝杯水

  晚上睡覺前、以及清晨醒後,分別飲用適量的溫開水,能稀釋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發生。

  小口多次飲水

  夏季別等口渴再喝水,建議小口多次飲水。過猛的大量喝水會導致大量的水分快速地進入血液,讓血液變得稀薄,也會導致身體血液迴圈加快,心臟像是身體裏面的水泵,血流量變大,自然就會增加心臟的負擔。

  吃點紅色果蔬

  夏季建議多吃些新鮮蔬菜、瓜果及豆類製品,保證鉀的攝入。蔬菜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鉀、鈣、鎂等多種元素,有利於預防“三高”、保護血管、保護心臟。適當多吃水果也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夏季可以選擇一些紅色的食物,“紅色主心”,吃紅色食物可以補心氣,能使氣血充盈,養心護心。比如,紅辣椒、紅蘿蔔、紅菜苔、番茄、紅棗、山楂、石榴、西瓜等。

  中午睡一會兒

  夏天白天時間比較長,容易犯困,天氣炎熱也容易讓人感到疲勞。中午適當小睡一會,不必長睡,20 ̄30分鐘就夠了,以緩解身心疲勞,養護心神。

  每天適當快步走

  夏季很多人懶得運動,其實可以在不炎熱的時候出去走一走。《英國醫學雜誌》刊發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快步走和慢跑可以降低心臟病和中風危險。並且只有能夠讓身體發熱或呼吸加快的運動才更有益身體健康。

  揉一揉內關穴

  點揉兩側內關穴各1分鐘能強心,調節心律,緩解胸悶憋氣等不適症狀。內關穴能提高心肌無氧代謝的能力,改善心肌缺氧缺血的症狀。

  2.夏季護心,6件事要少做

  運動後不直接喝冰水

  夏季氣溫高時,人體血管處於擴張狀態,如果在劇烈運動後,馬上喝大量溫度極低的冷飲,或是即刻吹空調、洗冷水澡,在這些刺激下就可能導致全身血管立即收縮痙攣,血壓突然升高,血液黏稠度增高,出現凝血,引起血管堵塞,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出汗後不直接吹空調

  若在室外大量出汗,回到家裏應先擦乾,再吹空調,且空調別直接對着人吹。或者從炎熱的室外進入涼爽的空調房或從空調房外出時,可以先敞開房門,在門口站一會,給身體一個緩衝的時間,讓心臟有個適應的過程。避免血管受過度冷熱刺激引發痙攣,防止急性冠脈綜合徵的發生。

  出汗後不去衝冷水澡

  夏季從戶外回到室內若大汗淋漓,建議休息10~15分鐘後再用溫水洗澡。一般以水溫與體溫接近為宜,即35~37℃。

  在高溫時人體的毛孔是處於開放狀態,便於汗水的排出,有效降低人體的體表溫度。但當開放的毛孔突然遇到冷刺激,就會突然關閉,不僅僅會造成外周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甚至會導致冠狀動脈嚴重痙攣、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危及生命。

  夏季儘量不要熬夜

  夏季最好保證7個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少熬夜。不少人有過這樣的經歷,在某個熬夜的時刻,突然感覺自己心臟“咯噔”了一下,就可能是熬夜帶來的影響。

  不要用糖飲料代替水

  很多人喝白開水總覺得沒有味道,喜歡用飲料代替水。然而,2024年《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刊發的一項研究發現,與不喝含糖飲料的人相比,每天喝超過2份含糖飲料,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21%相關。

  建議在白水中加1~2片新鮮檸檬片或3~4片薄荷葉,來增加水的色彩和味道。

  不要總是煩躁焦慮

  雖然高溫容易讓人煩躁,但還是建議多想一點開心的事情。中醫認為心主血脈,心在志是為喜。也就是説,愉悅的心情對心臟血脈運作是非常有幫助的。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