齲病背後的“隱形殺手”——細菌是如何掏空你的牙齒?

日期:2025-09-25 14:36    來源: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

分享:
字號:        

  齲病,俗稱“蟲牙”,是在細菌為主的多種因素影響下,牙齒硬組織被細菌代謝産生的酸逐漸溶解破壞的過程,是口腔中的常見疾病。齲病的發生與口腔中的細菌密切相關,這些細菌就像隱藏在口腔中的“殺手”,悄無聲息地侵蝕着我們的牙齒。今天,我們就來揭開齲病細菌學因素的神秘面紗,讓大家了解這些“隱形殺手”的真面目。

  一、“隱形殺手”的“主力軍”:三大致齲細菌揭秘

  1. 變異鏈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齲齒的“頭號通緝犯”

  特性:變異鏈球菌是齲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黏附性強,能快速在牙面形成牙菌斑,分解蔗糖産酸的同時合成黏性葡聚糖,幫助細菌“抱團”腐蝕牙齒。

  2. 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齲洞的“加速器”

  特性:乳酸桿菌能夠産生大量的乳酸,降低口腔pH值,導致牙齒脫礦,其耐酸性極強,能在低pH環境中存活;同時它還能夠分解口腔中的蛋白質,産生有害物質,進一步破壞牙齒組織。

  3. 放線菌(Actinomyces)——根面齲的“幕後黑手”

  特性:能夠在牙齒周圍的齦溝和牙周袋等缺氧環境中生長繁殖,並産生多種酶和毒素,破壞牙周組織,導致牙槽骨吸收、牙齦退縮和牙根暴露,從而增加牙根面齲的風險。

  二、細菌的“犯罪鏈條”:從糖到齲洞産生的全過程

  第一步:細菌“安家落戶”

  唾液中的蛋白質在牙面形成獲得性膜,細菌通過黏附素與之結合,形成牙菌斑。

  第二步:糖的“致命誘惑”

  攝入蔗糖後,細菌通過酶將其分解為葡萄糖和果糖,同時合成葡聚糖加固菌斑結構。

  第三步:産酸“腐蝕牙齒”

  細菌發酵糖類産生乳酸、乙酸等有機酸,局部pH降至5.5以下,牙體硬組織脫礦快於再礦化。

  第四步:齲洞“攻城略地”

  脫礦持續數周至數月,牙釉質崩解,形成齲洞並逐漸加深擴大、持續破壞牙體組織,細菌侵入牙本質甚至牙髓,引發疼痛和感染。

  三、細菌的“幫兇”:哪些因素助長齲病?

  1.高糖飲食

  餅乾、糖果、含糖飲料等提供充足“燃料”,細菌産酸效率飆升。

  含糖量高的隱形食物陷阱:酸奶、果汁、調味醬中也隱藏大量糖分。

  2.口腔衛生差

  牙菌斑未被及時清除,生物膜的形成為細菌提供保護。

  3.唾液分泌不足

  口乾症、藥物副作用等因素減少唾液分泌,削弱對酸的中和能力。

  4.牙齒結構缺陷

  牙釉質發育不全、牙列擁擠等部位易滯留食物和細菌。

  四、齲病的常見症狀

  齲病在早期可能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着病情的發展,會出現以下幾種常見症狀:

  1.牙齒發黑

  病損僅限於牙齒表層(淺齲),牙齒表面出現黑色斑點或斑塊。

  2.牙齒敏感

  齲壞已達牙本質淺層(中齲),會導致牙齒對外界刺激變得敏感,患者可能會感到牙齒酸痛或不適。

  3.牙齒疼痛/缺損

  齲壞已達牙本質深層(深齲),有明顯的齲洞,患者會感到牙齒疼痛,尤其是在吃冷、熱、酸、甜食物時。

  醫生醫生,那麼我們如何才能預防齲病的發生呢?

  不用害怕,其實齲病的預防非常簡單。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五、對抗細菌,科學防齲

  1.保持口腔衛生

  每天巴氏刷牙法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同時,定期使用牙線或衝牙器,能夠進一步清潔牙齒間隙和口腔死角,預防齲病的發生。

  2.控制糖分攝入

  減少糖分的攝入,尤其是避免頻繁食用含糖食物和飲料,能夠減少細菌發酵糖分産生酸性物質的機會,降低齲病的風險。

  3.定期口腔檢查

  定期到口腔醫院進行口腔檢查,能夠及時發現齲病的早期症狀,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防止病情進一步發展。

  4.使用氟化物

  氟化物能夠增強牙齒的抗酸能力,促進牙齒再礦化,預防齲病的發生。除了使用含氟牙膏外,兒童還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窩溝封閉,定期涂氟,預防齲齒發生。

  齲病的細菌學因素是導致齲病發生的重要原因,了解這些因素的作用機制和預防方法,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保護牙齒健康。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夠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科學控糖,定期進行口腔檢查,打好牙齒的“細菌阻擊戰”,遠離齲病的困擾,擁有一口健康美麗的牙齒!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