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是世界上10種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口腔癌(oral cancer)就是指口腔鱗狀細胞癌,通俗點理解就是發生在“口腔”的癌症。
但是由於口腔內有諸多結構,於是口腔醫生又根據病變實際發生的位置進行分類,比如發生在舌頭上的口腔癌稱作舌癌,發生在牙齦上的口腔癌叫做牙齦癌,以此類推,還有頰黏膜癌、口底癌、腭癌等分類。
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口腔潰瘍、黏膜白斑等常見問題,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些症狀也可能與口腔癌有關。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口腔癌的常見症狀和預防措施,幫助大家更好地守護口腔健康。
這4個危險因素讓
口腔癌悄悄找到府
在我國以舌癌、頰黏膜癌、牙齦癌、腭癌最為常見。尤其是舌癌,近年有明顯上升的趨勢,佔口腔癌的41.8%。其次是頰黏膜癌,佔口腔癌的30.2%。牙齦癌近年有下降趨勢,佔口腔癌的22.5%。口腔癌的發生多由不良習慣、環境因素和生物因素所致。
和其他任何癌症的發生相類似,口腔癌發生的相關危險因素繁多。
不良生活習慣
首先就是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抽煙、嚼食檳榔、飲酒最為常見。尤其是煙酒不離手不離口的話,就要很小心了。
特定環境因素
其次,特定的環境因素,比如強烈的日曬、核輻射和環境污染亦可能造成口腔癌。
HPV感染者
另外,有研究發現,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者,患口腔癌的幾率更高。
假牙不適損口腔
對於一些老年人來説,口腔衛生差、假牙安裝不當等也可能增加口腔癌的風險。我們在臨床上時不時會看到因為一些“年久失修”或者製作不良的“路邊攤假牙”,反覆壓迫、摩擦牙齦造成了牙齦癌。
了解這些危險因素,有助於採取預防措施,降低口腔癌的發生率。
出現這5個症狀
要警惕口腔癌!
癌症的發展通常是多階段、多步驟的過程,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對於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品質至關重要。
因此,定期檢查對於包括牙齦癌在內的各類型口腔癌高風險人群來説尤為重要,有助於及時發現潛在的惡性變化並採取相應措施。
首先就是要了解癌症發生的早期症狀,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信號。
●持續性口腔潰瘍:口腔內的潰瘍如果超過兩周未癒合,可能需要引起重視。
●口腔黏膜“紅、白”變化:注意口腔內是否出現白色、紅色或暗色斑點,口腔白斑、紅斑等可能是癌前病變的跡象。
●局部腫脹或淋巴結腫大:口腔或頸部出現不明原因的腫脹,或淋巴結腫大,可能提示癌症擴散。
●牙齦反覆出血:口腔內經常無明顯原因地出血,可能是口腔癌尤其是牙齦癌的早期信號。
●麻木或疼痛:面部、口腔、咽部或頸部出現不明原因的麻木或疼痛,應引起關注,因為這可能是腫瘤侵及了神經組織的表現。
如果您發現上述症狀,尤其是若干個症狀同時存在,建議儘早前往醫院進行檢查。醫生可能會進行體格檢查,觀察口腔內的異常情況,並可能進行活組織檢查,以明確診斷。
遠離口腔癌
做好這5點
加強口腔健康教育,消除口腔癌危險因素對於預防口腔癌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大多數人最容易做到的預防方法。
●戒除不良煙、酒、檳榔嗜好——這件事看上去非常容易做到,但我們確實發現這對於部分人來説很難。
●避免食用過熱食物——熱湯、火鍋、燒烤這些高溫食物盡可能放涼一些,防止對口腔黏膜的刺激。
●及時修整尖銳牙尖和假牙——如果假牙已經破損則應及時重做或修整,防止它們對口腔軟組織的長期刺激。
●免受長各種物理化學刺激——如果經常在室外強烈陽光下工作,採取帽子、口罩等遮陽措施,可以減少紫外線照射,減少唇癌的發生。
●選擇更好的生活環境——遠離工業區、污染區,減少有毒有害物質的攝入也是預防口腔癌的一種預防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