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説:為了減肥,每天早起跑步、晚上啃沙拉,體重秤卻紋絲不動,腰圍反而粗了一圈。很多網友評論“你體內皮質醇激素太高了!皮質醇太高會導致肥胖,而且會讓減肥變得更難。”還教給對方一些鑒別皮質醇過高的方法。
皮質醇是什麼?到底是敵是友?它真的會導致肥胖嗎?
一、皮質醇是什麼
皮質醇是由腎上腺皮質分泌的一種糖皮質激素,是維持機體正常生長髮育和代謝的基礎。當人工合成的皮質醇被當作藥物使用時,又被叫作氫化可的松。
皮質醇的分泌有明顯的晝夜節律。清晨6-8點的時候,皮質醇的分泌量達到峰值,幫助你清醒並準備好應對新的一天,到了晚上它的分泌則會降低,幫助我們放鬆入睡。
皮質醇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當我們感受到壓力時,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功能亢進,就會增加皮質醇的分泌。因此,它也常被稱為“壓力荷爾蒙”。
二、皮質醇有什麼作用
對於人體來説,皮質醇並不是“壞人”,而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激素,它的主要作用在於應對生存危機和壓力。
你可以把它想像成身體的“24小時全天候警報系統和應急總指揮”。
●平時(清晨):它是你的“起床號”,每天早上它準時升高,把你從睡夢中叫醒,給你能量開始新的一天。
●遇事時(壓力):它是“消防隊長”,當你遇到緊急情況(比如deadline、吵架、差點摔倒),它立刻拉響警報,調動全身資源(升高血糖、加快心跳)讓你能“戰鬥”或“逃跑”,這是我們的生存本能。
●緊急事件後:它是“後勤部長”,負責修復身體組織,讓身體恢復平靜。
這套警報系統是為了應對短期生命危險/壓力設計的。正常情況下,皮質醇激素有利於我們調節壓力、分解脂肪、穩定血壓等,還能激發更多能量,讓注意力更集中。
但問題是,現代人卻經常每天都要被無數壓力或緊急事件圍攻——工作KPI、deadline的稿子、房貸、孩子教育、輔導作業……這就導致我們身體的警報系統一天到晚響個不停,皮質醇分泌量長期處於高水準。總指揮官(皮質醇)也會累垮(超負荷了),於是整個身體的管理也就亂套了,就會給身體帶來一系列健康問題。皮質醇過高可能與疲勞、體重增加、代謝綜合徵、食欲失控、肌肉流失、骨質疏鬆、焦慮、失眠等問題都有關聯。
三、皮質醇會導致肥胖嗎
網上常説“皮質醇高會使人發胖”,甚至把皮質醇當作肥胖的元兇,還説皮質醇高的人還很難減肥。
實際上,皮質醇本身不是肥胖元兇,但它是一個重要的“助推器”和“攪局者”。如果你把肥胖的全部責任都歸咎於皮質醇就過度簡化了,但忽略皮質醇的影響也是不科學的。
如果把肥胖比喻成一場“火災”,皮質醇不是“縱火犯”,更像是“煽風點火者”。
真正的“縱火犯”(主要元兇)就是長期的熱量盈餘,也就是我們常説的——吃進去的能量>消耗掉的能量,這是導致人肥胖最根本的原因。這些多餘的能量必然轉化成脂肪儲存在人體內。
而在這場火災中,皮質醇的角色更像是在火堆旁的“煽風點火者”和“改變火勢方向”的人。它不直接點火,但它會讓火燃燒得更旺,並且特意把火苗引向你的腹部,形成腹部脂肪。
持續的高皮質醇水準與體重增加密切相關,它會增加人的食欲,讓人更喜歡吃高能量的食物,容易導致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內臟脂肪還能反過來刺激人體産生更多皮質醇。
如此一來,便形成了皮質醇與肥胖之間的惡性迴圈:皮質醇升高導致體重和腰圍增加,肥胖又促使皮質醇分泌更加旺盛,使體重管理變得更加困難。
總體來説,減肥難也別光怪皮質醇,首先還是管住嘴、邁開腿。
四、空腹喝咖啡會“爆升皮質醇”嗎
網上流傳“長期喝咖啡會刺激皮質醇過高,導致代謝紊亂,讓小肚子越來越難減”,這是真的嗎?
這個説法有點以偏概全了。
咖啡因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它會刺激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 軸),促使腎上腺分泌更多皮質醇和腎上腺素。而空腹時血糖相對較低,身體本身就處於一種輕微的“壓力”狀態(低血糖壓力)。因此,空腹喝咖啡的確可能升高皮質醇。
而且,如果你每天都大量喝咖啡(例如:一天好幾杯濃咖啡、空腹喝、下午晚上還喝),你的HPA軸就可能長期處於被輕微激活的狀態。這就像是讓身體的“警報系統”一直處於低級別但持續鳴響的模式,可能導致皮質醇基線水準紊亂,也會帶來一些健康影響。
好消息是,咖啡因的影響在習慣性使用者中會減弱,且不影響整體的皮質醇晝夜節律。
也就是説,經常喝咖啡的人可能産生一定耐受性,皮質醇反應相對減弱,但並非完全消失。而不是經常喝咖啡的人或者對咖啡因比較敏感的人群,這種反應可能會更強烈。
因此,建議大家喝咖啡時注意:
●注意適量。每天咖啡因的攝入量不超過400毫克,大約3-5杯咖啡,不要喝太多。
●早晨最好不要空腹喝咖啡。如果習慣早晨喝咖啡,最好先吃點東西墊墊肚子,如一片全麥麵包、少量堅果、雞蛋等。
●留意自身反應,如果感到明顯的心悸、焦慮、胃部不適,説明可能對空腹喝咖啡比較敏感,應調整習慣,比如乾脆就不喝了。
●下午和晚上避免喝咖啡,以免影響夜間皮質醇分泌較多,再加上咖啡因的刺激作用,影響晚上睡眠。
五、網上鑒定皮質醇的方法靠譜嗎
網上流傳了很多“自測皮質醇含量”的方法,比如看疲勞感、腰腹是否肥胖、食欲等。其實,這些方法非常不靠譜,且可能誤導人,大家可別太當真了。
實際上,導致疲勞、腹部肥胖、食物增加、焦慮等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睡眠不足、營養缺乏、甲狀腺問題、其他疾病、壓力源等都會導致這些問題,你很難直接歸因於皮質醇高。況且,每個人的基礎水準和對壓力的反應不同,只靠感覺也無法量化到底有多少皮質醇的數據,根本無法準確判斷是否皮質醇過多。
與其自己對號入座,徒增壓力(反而可能升高皮質醇),盲目焦慮,不如放寬心點。
六、如何正確看待皮質醇
皮質醇是人體“生存必需”的一種激素,不是“洪水猛獸”,沒有皮質醇,人類無法應對壓力、無法維持血糖血壓,甚至無法在早晨醒來,它的存在是生命得以延續的關鍵。
然而,現代生活的持續高壓力容易導致皮質醇高度分泌,確實會對人體産生不利的影響。我們要做的是,調整健康生活方式,讓皮質醇成為人體健康的“助力軍”,而不是“攔路虎”。
健康生活方式才是管理皮質醇的核心,建議大家從幾個方面做起:
●保證充足高品質的睡眠。這是恢復皮質醇節律最重要的方式。因此,我們要養成規律作息的習慣。
●管理壓力。找到適合自己的減壓方式(深呼吸、瑜伽、與親友交流、接觸大自然、聽音樂等),讓自己的壓力得到釋放。
●規律適度運動。適度運動是良性的壓力源,結合有氧、力量訓練,並給身體足夠的休息恢復時間。高強度運動後安排低強度活動或休息日。
●均衡飲食。按照中國居民膳食寶塔的建議,養成食物多樣、均衡營養的飲食習慣,也有助於身體激素穩定和總體健康水準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