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社會融合度不斷提高,在高壓的工作、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逐漸開始面對睡眠上的困擾,據報導90%以上的成年人都有過失眠的情況。
為了解決失眠這樣現階段的常態問題,很多人逐漸依賴通過藥物的輔助來保障睡眠。有一種藥品進入了大眾的視野“安眠藥”。而一提起安眠藥人們的慣性思維總是傾向於認可安眠藥就是幫助睡眠的藥品,能夠使得日常睡眠情況得到保障的一種常見方法。殊不知不規範的用藥,不僅僅會導致失眠加劇,更是讓安眠藥的使用量隨着服用次數的增加而增加,讓身體産生抗藥性,副作用累積,産生心理上的依賴。在正確認識安眠藥的基礎上,遵從醫生的囑託,有方案、有針對地採用安眠藥輔助睡眠,才是真正地做到認識與實踐相互銜接,打造優質睡眠,提高生活品質的好對策。
一、安眠藥的成癮性
安眠藥又稱為鎮靜催眠藥,在影響精神活動的基礎上,幫助患者穩定情緒、抑制焦慮、誘導入睡、延長睡眠時間、減少做夢次數,最終達到提高睡眠品質的效果。服藥的時間越長,停藥後補償反跳越嚴重,有些人出現難以忍受的戒斷症狀,便産生了非吃不可的錯誤認識,形成藥物依賴。
二、安眠藥的耐藥性
安眠藥的長期使用,使藥物的催眠作用逐漸減弱,從而産生耐受現象。
三、安眠藥的毒性
因為大多數安眠藥經過肝臟分解,由腎臟來排泄,所以對肝腎功能有一定的影響。對肝腎功能不好的人要留意選擇副作用小的安眠藥。
四、安眠藥的胃腸功能影響
服用安眠藥有可能引起噁心、食欲減退、腹脹、便秘等。某些安眠藥半衰期長,長期服用可産生蓄積中毒,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防止成癮或藥物蓄積中毒。
五、記憶力減退
長期服用安眠藥可使記憶力和智力減退。這種現象在老年人中更加顯著。有發現,60歲以上的人長期服用安眠藥直接影響大腦平衡和保持頭腦清醒的能力,致使他們有隨時跌倒的危險。有研究表明,長期服用安眠藥與老年癡呆的發病有一定關係。
六、安眠藥的呼吸抑制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醫學部研究指出,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有1/4的人患有睡眠性呼吸暫停症。他們往往因睡眠差而被認為是失眠症,錯誤地服用安眠藥治療,結果使病情急劇加重。因為安眠藥通過它的鎮靜作用,會延長呼吸暫停時間,使之在呼吸暫停發作後,不易甦醒而發生意外。
七、睡眠異常
服用安眠藥後引發的睡眠,與正常入睡的睡眠不完全相同。睡眠時往往噩夢多,並有定時早醒和白天嗜睡現象,對體力和精力的恢復均不利。
八、睡眠異常
一些安眠藥成癮的人,性格也會逐漸改變,變得情感冷漠、脾氣暴躁、常為小事發脾氣、自私、固執,社會家庭關係不和諧。
睡眠是一門藝術,遵循睡眠衛生,將有助於改善睡眠狀況,以下幾點有助於改善睡眠:
(1)不把失眠看成很嚴重的事情,減輕心理負擔;
(2)睡前保持平靜的心情;如睡不着,要做到心平氣和地躺着;
(3)定點按時入睡;
(4)注意睡前的飲食,饑飽適中,不喝酒、茶、咖啡、奶茶,不吸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