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冷了 這種病進入高發期 要格外當心!

日期:2024-10-12 14:21    來源: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分享:
字號:        

  天氣逐漸變冷,尤其冬天,對上了年紀的人來説很不友好,不僅呼吸道傳染病高發,還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尤其是腦卒中,具有高死亡率、高復發率和高致殘率。

  因此,天氣變冷後,要格外警惕腦卒中,尤其是老年人,更應多加注意。

  一、什麼是腦卒中?可別念錯字

  很多人可能會把“卒中”念成“zú中”,其實這裡“卒”應該念“cù”,取其倉猝、突然的意思。顧名思義,腦卒中(俗稱“中風”)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是由於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進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疾病,通常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即腦梗死)和出血性腦卒中(即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等)兩大類。

  腦卒中一旦發生,就會對腦部造成損傷,大多數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如昏迷、失語、偏癱等,給患者及家人帶來極大的負擔。

  二、腦卒中,早發現,早就醫

  如果能儘早發現卒中,迅速就醫,那麼就能盡可能減輕後果,因此識別卒中的症狀及時就醫至關重要。

  腦卒中病發時,通常先是半邊手或腳失去知覺,然後是半邊胳膊和腿,以及半邊臉或半邊身體變得麻木;但也有一些患者只是幾根手指隱隱刺痛,手不聽使喚,攥拳無力。

  另外,患者還會出現構音障礙,感覺無法説話或説不清楚,但能聽懂他人的話;還會出現進食費力,無法順利吞咽食物,飲水嗆咳等症狀。

  腦卒中是由於腦血管的病變引起,因此,當病變累及血管周圍的腦神經時,就會導致患者出現面癱等症狀,表現為睡覺單側流口水、嘴歪眼斜等;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短暫性眼前發黑,看不見東西,數秒鐘或數分鐘後又恢復正常;部分患者會伴有噁心、嘔吐、頭暈、意識障礙等;患者還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根據病情嚴重程度,表現為嗜睡、昏睡或昏迷。

  綜上所述,一旦發現自身或家中老人有上述表現,一定要引起重視,儘快就醫!

  三、腦卒中如何預防?

  誘發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分為不可干預性和可干預性兩類。不可干預性危險因素包括年齡和遺傳因素等;可干預性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心臟病、吸煙、酒精攝入、飲食、超重或肥胖、運動缺乏、心理因素等,是腦卒中一級預防的主要內容。

  大量臨床研究和實踐證明,腦卒中是可防、可治的。早期積極控制腦卒中的危險因素,規範化開展腦卒中治療,可有效降低腦卒中的發病率、復發率、致殘率及死亡率,並改善腦卒中的預後。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可有效預防腦卒中的發生。要注意合理飲食,規律運動,充足睡眠,規範用藥。

  (一)預防腦卒中,體育鍛煉不可少

  平時應多參加一些戶外鍛煉,以增強自身體質和耐寒能力,但要注意以下幾點:

  1.鍛煉時鬚根據自身條件而定。

  2.如果要做劇烈運動,運動前一定要充分活動熱身,避免因身體承受不了劇烈變化而受到傷害。

  3.冬天進行戶外鍛煉時,要注意保暖。

  4.注意冬季鍛煉時間。

  很多中老年人對冬季晨練存在認識上的誤區,他們認為晨練或者夜跑效果好等。實際上,早晨低層空氣不易上升,近地面空氣污染嚴重,而有霧的早晨也是污染較為嚴重的時候,夜間光線不好,公園裏遛彎有時地面不平容易摔倒。因此,在冬季,老年人不應太早或太晚鍛煉。陽光充足、天氣暖和的上午10點至下午3點之間,才是冬季戶外鍛煉的黃金時段。

  (二)均衡飲食,注意補水

  秋冬時節氣候乾燥,人體水分消耗多,口渴感卻不如夏季明顯,容易出現體內缺水。所以,冬季要多喝水,最好養成定時喝水的習慣。

  此外,英國的研究人員發現,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有助於防止腦卒中的發生。所以,預防腦卒中,冬季應多吃鮮棗、柚子、柑橘等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當然綠葉蔬菜也不可缺少。

  冬季天氣寒冷,易導致血管收縮,造成血壓上升,腦血管也容易發生痙攣,導致血壓劇烈波動,易誘發腦卒中。而老年人屬於腦卒中的高危人群,一旦發生言語不清,一側肢體麻木、無力,突發視力下降、頭痛、眩暈等情況,就應立即去醫院進行相應的檢查,以做到早診斷、早治療。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