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腦血管病即大家常説的“中風”,在醫學上稱為卒中,分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腦梗死就是典型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可出現嘴角歪斜、肢體活動不便等表現,若不及時治療,常留下後遺症,影響生活品質。
目前,腦梗死患者可以採用溶栓治療、血管內取栓治療、藥物治療、康復治療。此外,腦梗死還有一種治療方式——高壓氧治療。
一、什麼是高壓氧治療
高壓氧治療是在高壓環境下吸入高分壓氧氣的一種治療。一般把0℃時標準大氣條件下海平面的氣壓稱為1個標準大氣壓,海拔越高,氣壓越低,海平面以下則壓力升高。
根據高氣壓學會的規定,高壓氧治療壓力應該大於1.4個大氣壓,臨床上根據患者年齡、病情等不同,治療壓力採用1.5~3.0個大氣壓,常用2.0個大氣壓,也就相當於水下10米深的大氣壓。每次治療時間為60~120分鐘,經歷升壓—穩壓吸氧—減壓的過程。
二、為何要進行高壓氧治療
在正常情況下,血液中有大量紅細胞,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與氧氣結合後把它輸送至全身,而溶解在血液裏的氧氣非常少,就像在一條血液的“河流”中,大部分氧氣搭乘血紅蛋白這艘“船”漂向遠方,只有一小部分氧氣在血液中“游泳”,去往血管末端。
當發生腦梗死時,患者血管堵塞或極度狹窄,血紅蛋白不能通過,而“游泳”過去的氧氣又微乎其微,這部分血管供應的腦組織細胞得不到充足的氧氣,人就會出現嘴角歪斜、肢體活動不便、言語不利等症狀。這時候最有效的措施是迅速恢復血流,溶栓或血管內取栓可以使堵塞的血管重新開通,患者的症狀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但是由於時間窗的限制,只有一小部分患者從中受益。大部分患者只能接受藥物治療及康復治療。這時候,患者還可以採用高壓氧治療。
隨着外界壓力升高,氧氣在液體裏的溶解量增加,也就是在血液中“游泳”的氧氣大大增加。在高壓環境中,患者吸氧後,這種現象更加明顯。所以氧氣直接供應到組織細胞尤其是缺氧組織,改善缺氧,促進恢復,這就是高壓氧治療腦梗死最基本的原理。
此外,在腦梗死時,血管是水腫的,氧氣不能穿透厚厚的血管壁到達周圍細胞,這部分細胞如果持續得不到氧氣供應就會壞死,也就不能再支配相應的顏面、肢體活動感覺等。而在進行高壓氧治療時,血氧彌散速率增快、彌散距離增加,通俗講就是氧氣可以快速穿透厚厚的血管壁,改善缺氧。毛細血管比較細,紅細胞一般是排隊通過,在周圍水腫的時候,毛細血管受壓變形,管腔會變細,不利於紅細胞通過。在進行高壓氧治療時,一方面紅細胞的變形能力增強,可以通過受壓變細的毛細血管;另一方面即使紅細胞不能通過,只要血液的液體成分能夠通過,就可以順利將溶解的氧供應到缺氧的組織中去。
高壓氧治療還可以幫助新血管生成,在堵塞的血管周圍建立側支迴圈。順着像樹杈一樣的血管,氧氣又向四面八方彌散,所以改善缺氧是立體、全方位的。缺氧改善了,腦細胞的功能就保住了,可以極大程度地改善嘴角歪斜、肢體活動不便、言語不利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