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方法

日期:2024-10-11 16:09    來源:北京市垂楊柳醫院

分享:
字號:        
  • 組 1119
  • 組 1119

  診斷腦卒中及評估病情,醫生往往需要借助不同的檢查手段,下面為大家做簡要介紹。

  一、頭顱CT

  CT(Computed Tomography),即電子電腦斷層掃描,它是利用精確準直的X線束,與靈敏度極高的探測器一同圍繞人體的某一部位作一個接一個的斷面掃描,具有掃描時間快,圖像清晰等特點,是急性腦血管病最常用的首選檢查方法。優點是成像速度快,價格低廉,無需預約,無掃描條件限制,只要患者安靜平躺幾分鐘即可完成。

  二、磁共振成像(MRI)

  MRI是一種斷層成像技術,它利用磁共振現象從人體中獲得電磁信號,並重建出人體資訊,對軟組織分辨能力高於CT數倍,可比CT更有效和早期地發現病變,對顱腦、脊柱和脊髓等解剖和病灶的顯示優於CT。磁共振血管成像借其“流空效應”,可不用血管造影劑顯示血管結構。缺點是核磁共振檢查室記憶體在非常強大的磁場,因此體內留有某些金屬、安裝心臟起搏器者不宜;因檢查所需時間較長,對病情危重、幽閉恐懼的患者不宜。由於鈦金屬不受磁場的吸引,因此體內有鈦金屬內固定物的患者可以進行核磁共振檢查。

  三、頸動脈彩超與經顱多普勒超聲(TCD)

  頸動脈超聲是診斷、評估頸動脈壁病變的有效手段之一,可清晰顯示血管內中膜是否增厚、有無斑塊形成,斑塊形成的部位、大小、斑塊性質以及是否有血管狹窄、狹窄程度、有無閉塞等,還可對檢測血管的血流動力學結果進行分析。優點是簡便、無創、價格不高,各級醫院均可開展,缺點是只能評價局部血管、受設備和操作人員技術水準限制檢測結果可能存在差異性。

  四、CTA和CTP

  是一種介入檢測方法,原理是顯影劑被注入到血管裏,因為X光穿不透顯影劑,從而可顯示出血管影像。CT血管成像(CTA)指靜脈注射含碘造影劑後,經電腦對圖像進行後處理,可以同時顯示血管及骨性結構,清晰顯示三維顱內血管系統,對狹窄或閉塞血管可提供重要的診斷依據。

  CTP又稱為CT灌注成像,是在靜脈快速團注對比劑時,對感興趣層面進行連續CT掃描,從而獲得時間--密度曲線,並利用不同的數學模型,計算並量化反映局部組織血流灌注量的改變(包括局部腦血流量、局部腦血容量、平均通過時間及達峰時間),這是一種CT應用領域的前沿科技,對明確病灶的血液供應以及急性缺血性血管病的早期診斷和指導溶栓治療有重要價值。

  五、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

  是通過電子電腦進行輔助成像的血管造影方法,這項技術所顯示的圖像更清晰和直觀,一些精細的血管結構亦能顯示出來,可清楚地顯示動脈管腔狹窄/閉塞、側支迴圈建立情況、動脈瘤、血管畸形等,可為患者是否需要進行後續治療(如血管內支架植入術、動脈瘤填塞術等)提供可靠的評估依據。優點是此項檢查較為精準全面,是顱內外血管評估的金標準,缺點是價格昂貴,屬於有創檢查,基層醫院難以開展,故臨床上不能作為首選的常規檢查手段,需要遵從專科醫生的建議。

  上述這些檢查,是幫助醫生診斷腦卒中時常用的診斷、評估方法。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篩選相應的檢查方法,為患者提供精準、專業的診療服務。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