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們如何在家自測神經病變

日期:2024-11-05 15:19    來源: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分享:
字號:        
  • 神經病變
  • 神經病變

  慢性高血糖會損傷神經。據統計,約50%的糖尿病患者會發生神經病變,其中周圍神經病變是最常見的類型,約佔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的75%。根據受損傷的大、小纖維神經的差異,其表現也有不同。早期神經病變的症狀很輕微,隨着病情發展,糖友可能出現雙側遠端對稱性肢體疼痛、麻木、感覺遲鈍、“襪套樣”和“手套樣”感等。對於糖友來説,做到早發現、早應對非常重要。以下4個操作簡單、容易上手的自查方法,糖友在家就可以做。

  溫度感知:準備一杯40~45℃的溫水和一杯涼開水,測試者先後用其杯底觸碰被測試者的腳背。如果足部不能感知溫度變化,就需要警惕。

  觸覺感知:用棉絮或紙條輕輕劃過足背和足底,檢測是否有觸碰感,注意兩隻腳反應是否一致。如果某部位觸感明顯減弱或消失,可能為神經受損跡象。

  壓力感知:可用鞋刷或掃床刷上的細絲,分別觸碰大腳趾腹以及足跟和足背等部位,使細絲彎曲約1釐米,在觸碰點停留1 ̄2秒,讓被測試者説出具體位置。如有2處未能感受,則為異常。

  踝反射檢查:被測試者可雙腿跪在床邊或椅子上,雙足空懸,測試者用小木槌或手機側邊輕敲被測試者的跟腱,觀察是否有腓腸肌收縮(即繃腳面)的動作。該反射為生理反射,如未能引出,則為異常。

  不過,自查雖能幫助及時發現問題,但不能替代專業的醫學檢查。如果以上自測出現異常,或出現腳部疼痛加劇、潰瘍、感染等情況,應立即前往醫院進行專業診治。此外,2型糖尿病患者在確診時、1型糖尿病患者在確診後5年均應接受關於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篩查,此後每年篩查一次;有周圍神經病變症狀的糖尿病前期人群也應納入篩查範圍。臨床上,醫生會通過神經傳導速度測定、肌電圖等更專業的檢查手段來確診。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