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9年畢業至今,常紅在宣武醫院做護士已經24年,今年也是她做科護士長的第10年。
她管理着神經內科的179名護士,對護士們的個人情況、性格特徵瞭如指掌,劉雪和李冬是卒中搶救中心的護士。卒中搶救中心是宣武醫院腦血管病綠色通道收治靜脈溶栓和取栓病人的主要病區。“她們能夠參與很多卒中患者從急性期的發病,進院救治到後期管理康復、並發癥預防等生命全周期的管理流程。”常紅説。
北京宣武醫院神經內科科護士長常紅正在給護士們指導工作。
護理工作之外,常紅還通過科普卒中的相關知識,解決了許多困擾患者的問題。
多年前,一個老人因為腦卒中引發神經功能缺損,出現喝水嗆咳。常紅細心觀察,教老人點頭式吞咽。喝一小口水含在嘴裏,咽的時候低頭,果然就解決了嗆咳問題。
腦卒中、帕金森患者早期基本都便秘,開塞露的插管不夠長,常紅把一段吸痰管接在上面,能將整管開塞露打入,完全潤滑乾大便,解決了患者便秘問題。“很簡單的問題,也是最困擾患者的,抓住了核心資訊、關鍵環節就能把護理工作做得更好。”
北京宣武醫院神經內科護士李冬(左)和劉雪(右)正在看患者病例。
“要懂得換位思考”
不僅重視臨床技能、人才培養,神經內科護理團隊同樣在不斷凝練科室特色。
常紅介紹,神經內科目前亞專科有21個,病種很全,因此需要護士對各種專科疾病的了解更深。她要求護士們,不管是哪類常見疾病,要去給別人科普,自己首先一定要達到專業水準。
不只是對專業度有要求,常紅認為護理還應具有人文關懷。她常在開會時説,要懂得換位思考。“發自內心的關愛患者,把你的情感傳遞給患者,他們是能感受到的。”
許多患者經過治療、護理後康復出院,從患者和患者家屬的讚揚中,常紅她們獲得了職業成就感。
一個因腦卒中偏癱的患者剛到醫院時完全不能動,溶完栓之後肢體的肌力恢復,也能説話了。通過5~7天的治療康復出院。“護士跟醫生都有一種成就感,這病人恢復得真好。”
常紅説,老人剛來時插着胃管、尿管還偏癱,無法進食。經過10天左右治療管子都撤了,5月10日就出院了。“家屬的感覺都不一樣。家庭負擔一下減輕了。”
北京宣武醫院神經內科科護士長常紅(右一)正在轉運患者。
神經內科收治的運動性失語病人也很多,來時只能簡單往外“蹦”字,通過藥物治療康復訓練,能完整地説話了。“家屬的眼淚‘唰’地就下來了,覺得不可思議。”
宣武醫院神經內科的科訓是“厚德仁愛,歷經卓越”。常紅説,希望能夠用真誠為患者服務,用卓越的診療照護的技術提升患者的生命品質,降低患者致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