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癌症的男性發病率約為女性的3倍!如何在細節處預防?

日期:2023-10-16 16:10    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分享:
字號:        

  食管位於咽部和胃部之間。食管是食物由咽部到達胃部的管狀通道,是人體最重要的消化道器官之一。需要注意的是,食管也是最容易患癌的器官之一。

  食管位置深,早期食管癌症狀不明顯,有明顯的症狀時多為中晚期,病情進展快,因此食管癌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癌症。

  食管癌在我國多地高發,尤其高發於太行山南側、秦嶺東部、大別山、川北、蘇北、閩南和粵東等區域。全球近一半的食管癌發病和死亡病例發生於我國。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發食管癌病例約25萬例,死亡約19萬例。男性發病率和死亡率約為女性的3倍,農村地區發病率和死亡率約為城市地區的2倍。

  導致食管癌的三個原因

  遺傳因素

  食管癌不是直接遺傳性疾病,但是具有遺傳易感性。食管癌的發病與部分原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有關,異常基因可以遺傳給下一代。所以食道癌的發病有明顯的家族聚集現象,家族中有食管癌患者的人更容易患上該病,尤其是直系親屬罹患食管癌者。

  環境因素

  水或土壤缺乏鉬、錳、鋅和硒等微量元素,以及工作環境有黃麴霉素、病毒和放射性元素等致癌物,易導致食管癌發生。比如,食管癌高發區患者的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陽性率顯著高於低發區患者HPV 感染陽性率,是食管癌高發原因之一。

  生活習慣

  有些人喜進食燙的食物、熱茶等,引起食管慢性損傷、反覆刺激,最終導致食管癌;過度攝入含亞硝酸鹽的食品,如腌制食品、煙熏臘肉香腸等,會顯著增加患食管癌的風險;長期大量飲酒和吸煙會損害食管黏膜,反覆慢性損傷修復,增加了食管癌的患病風險;心理壓力大,長期處於焦慮或抑鬱狀態,情緒無法及時宣泄,也容易罹患食管癌。

  遠離食管癌的六個方法

  食管癌的發生是遺傳、環境和個人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對食管癌的高危因素進行積極干預,可有效減少或阻斷食管癌的發生。

  雖然無法直接干預遺傳因素,但可以積極干預另外兩個因素來減少食管癌的發生,並且有食管癌家族史的人群需要定期體檢,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針對環境因素,積極消除環境中的致癌因素,如補充微量元素、做好放射防護和改變環境微生物菌群等。

  針對個人習慣,是最容易控制和達到預防效果的。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煙戒酒、規律作息、合理飲食、加強運動等。

  飲食健康

  不要吃過熱的食物。不要暴飲暴食。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少吃加工食品和高脂肪食品。控制鹽和煙熏、腌制食品的攝入量。

  戒煙戒酒

  長期吸煙和飲酒都是導致食管癌的重要原因,應盡可能地戒煙戒酒或減少煙酒的攝入量。

  注重口腔衛生

  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能夠減少病原微生物進入食管,降低食管癌的風險,例如勤刷牙、使用口腔清潔水等。

  積極鍛煉

  經常運動能夠提高身體的免疫力,保持身體的健康狀態,減少食管癌的發生。

  心理健康

  積極向上,適度宣泄,心情愉悅放鬆狀態下,自體抵抗力明顯增強,食管癌發生的概率降低。

  定期體檢

  食管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有明顯症狀發現時已經多處於晚期,難以有效治療。因此,定期體檢是預防和控制食管癌的重要措施之一。建議高危人群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內鏡檢查,及時發現早期食管癌病變,以便及時治療。

  預防與控制食管癌需要我們從飲食習慣、生活方式、體檢等多個方面來加強防治,積極推廣“健康飲食、戒煙戒酒、口腔衛生、積極鍛煉、心理健康、定期體檢”的健康理念,讓更多人認識到食管癌的危害,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