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者為什麼要控制病毒載量?

日期:2023-11-10 17:26    來源:中國疾控艾防中心

分享:
字號:        

  HIV病毒載量指每毫升(ml)血液裏的HIV核酸數量。HIV病毒載量的檢測在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效果監測以及疾病進展的監測和預後均有重要的價值。接受ART後,HIV感染者需定期進行病毒載量檢測,用於評估ART的效果。有效的ART可以抑制HIV在人體內的複製,使人體內的HIV病毒載量降低至檢測不出的水準。

  一些隊列研究結果表明,當HIV病毒載量<1000拷貝/mL時,HIV的性傳播風險幾乎為零。2023年8月在《Lancet》發表的一篇系統綜述中匯總了研究證據顯示:HIV病毒載量小於600拷貝/mL時,尚沒有證據表明HIV會傳播;病毒載量處於600-1000拷貝/mL時,HIV發生傳播的情況極為罕見;當病毒載量小於1000拷貝/mL時,在不使用安全套的情況下,性傳播的幾率極小,約為0.00028。

  為了區分不同病毒載量水準與傳播風險的關係,2021年世界衛生組織將ART後感染者體內病毒載量值設定了3個區間:①人體內的HIV受到抑制:無法檢測到HIV病毒載量或病毒載量≤50拷貝/mL;②人體內的HIV含量很低:HIV病毒載量處於50-1000拷貝/mL;③ART失敗:治療6個月後,病毒載量檢測值仍超過1000拷貝/mL。

  2023年世界衛生組織針對三個HIV病毒載量區間的傳播風險進行了劃分:

  未檢測到:沒有可檢測到的病毒,傳播給性伴的風險為零,母嬰傳播風險最低,如同交通綠燈;

  可檢測到且病毒載量≤1000拷貝/mL:存在一些病毒,但傳播給性伴的風險幾乎為零或可忽略不計,如同交通黃燈;

  病毒載量>1000拷貝/mL:存在明顯的病毒複製,患者將病毒傳染給性伴侶或所生嬰兒的風險增加,如同交通紅燈。

HIV感染者為什麼要控制病毒載量?

  目前,根據估計全球HIV感染者中約有68%的感染者體內病毒受到抑制。對於沒有接受ART的HIV感染者,體內的病毒載量一般從30000拷貝/mL到> 500000拷貝/mL不等。世界衛生組織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最近建立的模型表明,未確診、確診後未治療和治療後病毒沒有抑制的性伴是HIV性傳播的主要風險來源。

HIV感染者為什麼要控制病毒載量?

  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艾滋病丙型肝炎學組制定的《中國艾滋病診療指南》建議,HIV感染者在ART前應進行一次病毒載量檢測,如還未開始ART則建議定期檢測病毒載量。HIV感染者在ART後也應定期進行病毒載量檢測,有助於了解自身體內的病毒載量控制水準。積極進行ART,早日實現病毒抑制,不但可改善自身健康,還可有效防止進一步傳播病毒。(潘品良  中國疾控艾防中心)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