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毒(HIV)暴露前預防
1.什麼是HIV暴露前預防?
HIV暴露前預防(英文Pre-exposure Prophylaxis,簡稱PrEP)是指當人面臨HIV感染高風險時,通過服用藥物以降低被感染概率的生物學預防方法。易感染HIV的行為主要包括共用注射器吸毒、多性伴及無保護性行為等。
2.暴露前預防用藥的效果如何?
PrEP的效果已被全球多項臨床試驗證實,且國際流行病學數據顯示,使用PrEP可在公共衛生層面有效遏制HIV傳播。2021版的《中國艾滋病診療指南》也推薦其作為HIV感染高危人群預防HIV感染的措施。服藥依從性是影響PrEP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受試人群中口服PrEP藥物的依從性越高,預防HIV感染的效果越好。反之,服藥不規律,經常漏服,預防效果則會較差。研究發現,有的人服用了預防藥物後仍發生HIV陽轉,未能堅持服用藥物是預防失敗的主要原因。
3.哪些人群適合使用PrEP預防HIV感染?
需要強調的是,並非所有HIV陰性者都適合使用PrEP,只有那些處於HIV高暴露風險的人員才適合。由於暴露前預防用藥為處方藥物,為確保PrEP用藥規範和相關安全性,啟動PrEP之前醫務人員需要對求診者進行HIV暴露風險評估和醫學適用性評估,且在評估符合要求後才能啟動PrEP。總之,PrEP應在專業人員指導下使用。
4.暴露前預防藥物有哪些?
目前歐洲和美國指南推薦使用的PrEP藥物方案為替諾福韋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與恩曲他濱(emtricitabine,FTC)(TDF/FTC)。而WHO指南除了推薦TDF/FTC作為暴露前預防用藥外,同時建議使用TDF和拉米夫定(3TC)(即TDF/3TC)作為PrEP的服藥方案。WHO認為FTC和3TC無論在HIV感染治療還是預防方面都是彼此可以替代的藥物。不過,目前尚缺乏基於3TC藥物方案的PrEP臨床研究數據。當前中國、美國和歐盟均未批准3TC的PrEP藥物適應證。因此,我國採用的是已被批准藥物適應證的TDF/FTC作為PrEP的服藥方案。
5.暴露前預防用藥怎麼用?
國際上口服TDF/FTC(300mg /200 mg)用於PrEP的服藥方式主要有兩種,分別為每日服藥方案和事件驅動服藥方案(event-driven, ED-PrEP)又稱按需(on-demand)服藥方案。(1)每日服藥方案:每24小時口服1片TDF/FTC。(2)按需服藥方案:指在預期性行為發生前2~24小時口服2片TDF/FTC,在性行為後,距上次服藥24小時服藥1片,48小時再服用1片TDF/FTC,即所謂“2+1+1”PrEP按需服藥方式,見圖1。
圖1 PrEP 按需服藥示意圖
現有研究顯示,每日服藥方案在各類高危人群均證實具有良好預防HIV效果。而按需服藥方案僅適用於生理性別為男性者預防性途徑傳播。
6.服用了暴露前預防用藥是否仍要使用安全套?
需要。暴露前預防用藥不能取代現有的HIV預防措施,比如正確使用安全套。PrEP服藥的過程中如果依從性不好、出現漏服等,會影響藥物預防的效果,加之暴露前預防用藥不能預防其他性病感染,因此依然有必要使用安全套,以預防淋病、衣原體感染等其他經精液或陰道分泌物傳播的性病。當然,使用安全套也不能完全預防HPV(如尖銳濕疣)、生殖器皰疹和梅毒等可能經瘡或皮膚破損傳播的性病。
艾滋病病毒(HIV)暴露後預防
1.什麼是HIV暴露後預防?
HIV暴露後預防(Post-exposure Prophylaxis,PEP)是指:尚未感染HIV的人員,在暴露於高感染風險後,如與HIV感染者或感染狀態不明者發生體液交換行為,及早(不超過72小時)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藥物,降低HIV感染風險的方法。
2.暴露後預防的效果如何?
作為一種預防HIV感染的重要措施,許多國家對PEP進行了大量科學研究和應用。儘管由於倫理學等原因,國際上尚缺乏有關PEP效果的隨機對照研究,但澳大利亞、英國、美國等國已開展多項觀察性研究,證實其具有良好的預防效果。PEP已經在很多國家應用,有效減少了暴露後傳播。我國職業暴露後預防工作已經開展了二十多年,實施暴露後預防上千例,尚無阻斷失敗的案例,可見PEP預防效果良好。
成功率與首次服藥及時性及服藥依從性有關,暴露後越早服藥,阻斷成功率越高。發生HIV暴露後,應盡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盡可能在2小時內)進行預防性用藥,最好在24小時內、不超過72小時,連續服用28天。服藥開始後,每天規律服藥比經常漏服阻斷效果好。
3.哪類人群適用使用PEP預防HIV感染?
所有與暴露源發生了可能導致HIV感染行為的人,均推薦儘早使用PEP。暴露源包括明確的或潛在的HIV感染者。PEP適用人群包括男男性行為者及跨性別女性、HIV感染者的性伴、靜脈注射吸毒者、其他有高風險行為的異性性行為者、性侵受害者等。
PEP使用的納入標準(全部符合以下5條者方可納入):(1)年齡 18 周歲及以上,不足18歲需監護人同意;(2)HIV抗體檢測陰性;(3)暴露時間不超過72小時;(4)暴露源及行為評估分析提示求詢者HIV感染風險較高;(5)同意按時服藥、保證依從性、按時參加隨訪檢測。
由於暴露後預防用藥為處方藥物,為確保PEP用藥規範和相關安全性,在開始PEP之前醫務人員需要對即將服藥者進行適用性評估,且在評估符合要求後才能使用PEP,並在啟動服藥後進行隨訪。總之,PEP應在專業人員指導下使用。
4.暴露後預防藥物有哪些?
PEP用藥採用三種抗病毒藥物聯合使用,原則上,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相關機構發佈的指南中推薦的可用於PEP的藥物均可使用。目前常用的PEP方案包括:(TDF或TAF, Tenofovir Alafenamide 替諾福韋艾拉酚胺,二選一)+(FTC或3TC,二選一)+(DTG Dolutegravir 多替拉韋鈉 或 RAL Raltegravir 拉替拉韋鉀,二選一),替諾福韋和FTC(或者3TC)也可以用恩曲他濱替諾福韋片或拉米夫定替諾福韋片二合一片劑代替,連續服藥28天。醫務人員應根據求詢者具體情況(如:接受美沙酮治療、抗結核治療、妊娠等)及當地藥物可及性,為求詢者儘量選擇副作用較小、適宜的用藥方案。
5.暴露後預防用藥怎麼用?
與HIV感染者或感染狀況不明者發生易感染HIV的行為後,在72小時之內服用阻斷藥,服藥越早,阻斷效果越好,連續服用28天。部分服藥者可能出現藥物副作用,常見的如頭痛、失眠、眩暈、疲勞以及噁心、嘔吐或者胃腸脹氣等,上述症狀通常為一過性。如果藥物副作用持續時間長或加重,要及時就醫進行對症處理。
6.服用了暴露後預防藥是否仍要使用安全套?
PEP不能預防其他性病感染。因此,使用PEP期間仍應堅持使用安全套,避免感染其他性病。(楊洪 四川省疾控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