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是家庭的重點保護對象,有的孕婦一懷孕就不上班了,在家休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結果體重過度增加,還經常伴隨貧血、低蛋白,有的甚至出現了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問題。尤其在鼓勵生育的大背景下,高危妊娠情況增加,妊娠並發癥也越來越多。
孕期是有內分泌改變,和平時感覺不一樣,比如孕婦容易感覺餓或者有噁心、嘔吐等妊娠反應。但懷孕是生理過程,在心理上不能覺得自己是孕婦,要對自己好點、要給胎兒增加營養、想吃什麼就是胎兒需要什麼、或者家裏老人説你要吃兩個人的飯量,就想怎麼吃就吃怎麼,而是要科學飲食。孕婦的餓有真餓和假餓,比如正餐後1—2小時就餓了,多半是假餓。
想管理好孕期體重,首先要了解胎兒的生長髮育規律:孕1—15周是胚胎器官形成期,以細胞分裂為主,胚胎平均每週增加10克,也就是到孕15周的時候,胚胎大小約150克;孕16—27周是加速分裂期,細胞分裂的同時體積也增大,每週增加65克,12周增加約780克,即到孕27周的時候胚胎大約930克;孕28—36周加速生長期,平均每週增加200克,9周增加1800克,即到孕36周的時候胚胎大約2730克;孕37周以後減速期,每週增加70—80克,到孕40周胚胎達到3050克。
孕期體重增加除了胚胎的生長髮育,還要給寶寶“搭房子”,即還包括胎盤、子宮、羊水,一般胎盤500—600克,子宮增加約1000克,羊水約1000克。孕婦還要為將來的哺乳做準備,乳房增加約500—1000克。孕後期孕婦血容量可增加1000—1500克,組織間液可增加1500—2000克。體型消瘦的孕婦需要增加一些脂肪儲備2500—3500克;肥胖的孕婦則不需要再儲備脂肪,在孕早期、孕中期體重下降(減脂)一些也是沒關係的。
這樣算下來,整個孕期增加6—9千克就可以生娃了!當然孕前不同身高、體重的孕婦,孕期體重增加推薦值不同,需要個體化。對於孕前肥胖的孕婦,整個孕期體重增加控制在5—9千克;孕前超重的孕婦,整個孕期體重增加控制在7—11.5千克,;孕前體重正常的孕婦,整個孕期體重增加控制在11.5—16千克;孕前消瘦的孕婦,整個孕期體重增加控制在12.5—18千克。所以一般建議孕早期體重可不增加,孕中期每週體重增加3、4兩,不超過半斤,孕後期每週體重增加6、7兩,不超過8兩,所以孕早期、孕中期、孕後期的營養方案是不同的。
孕期除了控制體重增加的速度,還要預防貧血、低鈣、低蛋白等。我經常把鐵、鈣、蛋白質比喻為蓋房子需要的沙子、磚、水泥,缺一不可,哪樣不夠都會影響品質。所以孕期需要增加蛋白質、鈣、鐵等營養素的補充,即增加肉蛋奶的攝入。如果肉蛋奶攝入不足,主食、水果過量,就會出現體重增加過快而又貧血的狀況。孕期補鐵要增加血製品、肝的攝入,補鈣要增加奶和奶製品、大豆及其製品的攝入。
孕期體重控制除了飲食方面的個體化需求,還要適當活動。當然還是建議孕婦能及時到孕期營養門診接受個體化指導,或從備孕階段就接受生活方式的干預和指導,從而保障母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