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這是早期疾病治療中,僅針對表面症狀,而忽視根本原因或整體關聯性的做法。隨着人們對各類疾病的深入認識,這樣的方法早已不再適用,當把患者當作一個整體,從疾病的上游去干預、去治療,效果才有可能事半功倍。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醫務處副處長、副主任醫師趙欣師承於國家級名老中醫陳淑長,擅長以“血脈辨證”理論為指導,應用中醫辨證施治理論治療周圍血管疾病。在她看來,從患者角度出發,對疾病有全局性的把握,才能收穫良好的療效。
辯證尋源
成為一名醫生,是許多人小時候的願望,趙欣也不例外。
“當時選擇學醫,並沒有太多宏大的理想,只是覺得這個職業能幫助別人,而且相對穩定。”趙欣坦言。然而,在學習過程中,她逐漸被中醫獨特的陰陽平衡、五行學説所吸引,認為中醫不僅僅是科學,更像是一門哲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緊密相連。這讓她對中醫産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決定深耕其中。
周圍血管病是臨床上對心腦血管病以外的血管疾病的統稱,大多起病隱秘,病變範圍廣,早期症狀不典型,容易誤診漏診,一旦症狀明顯則已經進入晚期,治療效果差,致殘率高,甚至有生命危險。
為了應對這類疾病,趙欣的老師陳淑長提出了“血脈辨證”理論。所謂的辨證,就是人們對疾病的一個認證識證的過程。而“證”,又是對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病理反映的概括,包括發病的部位、病因、病性以及邪正之間的關係。一辨一證之間,就能夠更加直觀、清晰地認識某個疾病發生的本源。
“一個患者腳部出現症狀,那麼到底是因為血瘀、濕阻,還是因為氣血不足,又或是水濕外溢造成的?我們就要收集患者病史、症狀、體徵等資訊,通過分析、歸納,明辨疾病原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關係,進而做出判斷和診斷。”趙欣解釋道。
曾經有一位腿部出現破潰的患者找到趙欣就診,其家與醫院距離步行可達,然而這段不長的路程卻讓患者花費了大量時間,到達診室時已氣喘吁吁。趙欣回憶,這位患者小腿局部腫脹,腿部皮膚紫暗、粗糙皸裂,破潰結痂的地方甚至能摸到下面的靜脈血管,同時,他還存在室間隔缺損等問題。
通過血脈辨證,趙欣判斷患者存在下肢的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和靜脈曲張等問題,造成了患者下肢腫脹、沉重和皮膚的粗糙、破潰,而患者的心臟瓣膜病的基礎病變加重了患者的整體症狀。針對這種情況,她向患者詳細解釋病因,耐心安撫,採用益氣活血、利濕消腫的治療方法。一段時間後,患者的症狀明顯改善,能夠輕鬆行走。
“最近她來復診,進診室第一句話就是告訴我,她是一口氣從家走過來的,精神狀態很好。”趙欣笑着説。
“血脈辨證”理論不僅提高了診療效率,也讓患者更容易理解自己的病情。作為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趙欣謹記陳淑長教授的教導,永遠將患者放在首位。在她看來,很多時候,治病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理解,患者本身就是因為不舒服才來就診,如果醫生不提供情緒價值,只會讓患者的感受度變差,身體的症狀不容易改善,也會讓醫者的情緒不佳。
科普惠民
日常接診外,趙欣的其他時間也很忙碌。
作為醫務處的副處長,趙欣始終以醫療品質和醫療安全為綱,不斷強化醫院內涵建設和核心制度管理建設。帶領醫務處定期開展院內學術論壇、醫師急診急救能力培養、經典及特殊病例展示、新技術項目評審等活動。
趙欣認為,提升醫療品質的核心在於提高從業者的專業能力和責任心。“醫院每年都有新人加入,也有老員工離開,因此我們堅持滾動式的培訓模式。”她介紹,這些培訓不僅是由醫務處組織,各個科室也會根據自身特點開展多次反覆訓練,確保每位醫護人員都能達到統一標準,醫護人員在遇到緊急情況時,能做到“心裏不慌,手上有準”,保障了救治的成功率。
撰寫科普文章、錄製科普視頻、進社區做義診開講座、推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工作之餘,趙欣也將中醫養生知識與健康生活方式傳遞給了更廣泛的受眾。科普內容涵蓋了日常養生、疾病預防、中藥講解、食療分享等多方面,通過科學嚴謹、通俗易懂的講解,原本晦澀難懂的中醫理論變得生動有趣,易於接受,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實用指南。
趙欣十分認同“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這句話,她認為科普不僅是知識的傳遞,也是情感的交流。“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們要不斷地去理解中醫理念,要真信、真學、真實踐。我在給患者開藥的時候,會同步告訴他更多中醫康復技巧,像做什麼樣的運動、吃什麼等。這些知識和藥物搭配起來共同作用,我們可以看作是一個綜合性的‘處方’。”
“我經常跟大家説,醫生開的藥只能幫助糾偏,但如果每天的吃穿住行全都不按照正確的方式或者合理的方式去進行,那麼藥物也只能發揮一點點的作用。”趙欣表示,通過科普,達到人文交流的目的,實現雙向奔赴,最後才會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2025年3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聯合公佈了《關於表彰全國衛生健康系統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及“白求恩獎章”獲得者的決定》,其中,趙欣榮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先進工作者”。
面對榮譽,趙欣十分謙虛。“幹一行愛一行,榮譽只代表過去,真正重要的是在崗位上盡職盡責,完成好每一項任務。”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感受到中醫的魅力,同時也為現代醫學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