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女王們 到底哪不滿意?!

日期:2022-05-30 15:42    來源:北京市計劃生育協會

分享:
字號:        

  我們當然知道,最好不和父母或者公婆住在一起。但是現在有了孩子,如果不想放棄職場,你説咋辦?

  只能選擇這種“親密”生活。婆婆難伺候,老媽也不是善茬兒……各位女王們,你們到底要我們怎樣做才能滿意呢?

  第1個故事

  我和媽媽總吵架

  媽媽幫我帶孩子,我特別感激她。但是她太慣孩子,我們總因為這個吵架。昨天,妞妞吵着要吃棒棒糖,我説不能吃,牙會壞的。正當我打算用“置之不理”法讓又哭又鬧的妞妞安靜下來的時候。我媽出來了,説:“別哭,外婆帶你買去。”我氣壞了,當場跟我媽嚷了起來:“孩子都是您這麼給慣壞的!”我媽也氣得紅了臉:“哼!壞事全是我!你説我圖什麼?!”説完,摔門走了。其實我也挺後悔的,真怕老這樣傷了老人的心。

  我決定以後再也不跟我媽吵架了。每次意見不合時,我都強忍着退回自己的房間。結果有天晚上,我媽倒來找我談了。她説知道自己慣着孩子不好,但是實在是受不了孩子哭。我告訴她孩子的哭鬧是在試探我們的底線,如果不斷退讓就會不斷失去原則。我們還談了很多。這次之後,她好多了。但是有時還是會忍不住。我不會再當場跟她吵,而是儘量忍讓。這樣,每次我們都能心平氣和地談孩子的教育問題,比爭吵有效得多。

  讓女王滿意的細節揭秘:必要的忍讓

  就像這位外婆説的話一樣,老人幫我們帶孩子圖什麼?不就是想幫你一把。另外,孩子的確很讓人憐愛啊!我們在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沒有什麼原則性的衝突,都想孩子更好。只要心平氣和地探討、商量問題,把道理給老人講透、講明白,沒有什麼達不成共識的。

  第2個故事

  婆婆見不得我們關係好……

  剛結婚的時候,我覺得婆婆還挺喜歡我的。她知道我對她兒子特別好,總説她兒子娶了我算是享了福了。這段時間她來幫我們看孩子,大家住在一起本來應該開開心心的,她卻總對我們和睦的夫妻關係説出一些風涼話,而且看見我們親密的樣子就很生氣。這讓我很吃驚。難道婆婆不希望我們關係好?

  後來我意識到了什麼,於是在婆婆面前開始改變一些小動作。比如每天回家不再跟老公擁抱,只是殷勤地幫他接過手裏的東西;開玩笑的時候不再親昵地胡嚕他的頭髮或者靠在他身上,自己笑自己的就行了;喊他幫忙的時候不再用“親愛的”,而是換成了“老劉”;洗好水果,不再直接喂到老公嘴裏,只端到他和婆婆面前招呼他們吃……一段時間過後,婆婆的臉色好多了,又開始到處跟人説她娶了一個多麼多麼好的兒媳婦了。

  讓女王滿意的細節揭秘:收斂親昵

  老公畢竟是婆婆一手帶大的“小男孩”,但是她卻失去了對兒子親昵撫摩、近身依偎的“權利”。所以看見你對她兒子的那些親昵之舉,心裏多少都會有點兒不舒服。其實,在大家庭的生活中,眾目睽睽之下,夫妻之間的行為舉止也要有些調整,讓大家都自然和自在一些。

  第3個故事

  為啥我的父母很冷淡?

  我老公常年在國外工作,我帶着孩子住在父母家。他們對孩子非常好,但是對我卻總是有些冷淡,好像總是有什麼隔閡似的,弄得我莫名其妙,心裏也很彆扭。我每個月都給他們一筆數量不小的錢,隔三差五地就買些他們愛吃的東西帶回家,逢年過節從不忘給他們買禮物。我還有什麼地兒讓他們不滿意呢?

  有次我帶孩子去個40多歲的朋友家做客。朋友一進門就對她父母説:“今天給你們添麻煩了啊!不嫌我們煩吧?!”吃飯的時候,她又對她媽媽説:“老媽,菜太好吃了,我們會胖的!辛苦了啊!謝謝啦!”我悄悄問她,跟自己的父母用得着這麼説話嗎?她一笑:“他們都是老小孩兒了,得多哄着!”我開竅了。現在我的甜言蜜語也挂在嘴邊,我和父母之間也越來越親密了。

  讓女王滿意的細節揭秘:甜言蜜語

  讓老人知道我們感謝和心疼他們,比給他們買東西和給錢更重要。在物質生活相對豐富的今天,一句話比一件禮物更能溫暖人心。如果你是個“悶葫蘆”,不擅表達,寫個便箋貼在冰箱上,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第4個故事

  她為什麼這麼點小事也生氣?

  我是廣告公司的創意設計師,加班是常有的事。經常是快下班了,客戶的一個電話就得讓我們所有人都留在公司改創意,改到客戶滿意為止。我跟婆婆説,晚上不用等我吃晚飯。我沒事就回去吃,有事就不知道幾點回家了。婆婆為此經常生氣,有時候會特別生氣。這也不是我願意的啊!她怎麼就不理解我呢?!

  公司新來的小姑娘每天下班前都會給她媽媽打電話,有時撒嬌地説一會兒回家吃飯,讓她媽媽做她最愛吃的菜,或者跟媽媽抱怨不能回家吃飯了。我受了感染,也開始每天給婆婆打電話,報告是1個小時後到家,還是等半夜才能回去,讓她帶着我兒子先睡。自此之後,婆婆沒再抱怨過我,還很心疼我,經常給我煲湯。等我半夜回去,湯都是溫的。

  讓女王滿意的細節揭秘:一個電話

  老人過有章有法的生活已經習慣了,當我們不規律的工作或者生活打破了他們的章法時,會讓他們有措手不及的感覺。一個電話就能幫助他們作好心理準備,把無序的情況調整進他們有序的生活中去。而且,這也是對他們的一種尊重。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