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和攜手 “醫”路生花 | 北京醫療援疆28年提質增效

日期:2024-06-17 17:33    來源: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宣傳教育中心

分享:
字號:        
  • 封面
  • 封面

  北京市醫療援疆已走過28年曆程,醫療隊在新疆和田地區共開展專家門診19萬餘人次,手術2.8萬餘例,使當地百姓就近享受到了首都高水準的醫療服務。

  在位於崑崙山腳下的第十四師昆玉市,昌平區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醫師、北京市第十一批援疆醫生賀保衛堅持以滿足居民衛生服務需求為導向,用心將援疆醫療的溫暖留在百姓心坎兒上。患者劉春梅説:“晚上11點多,像一般的醫生的話不可能接診了,當時最讓我感動的是給我寬心,讓我不要有思想壓力,病可以治。”在醫患雙方的協同配合下,五副中藥後,患者劉春梅的過敏性紫癜得到了治愈。

在昆玉市人民醫院中醫科,來自北京昌平中醫醫院治未病科的援疆醫生賀保衛,為患者劉春梅復診復查,定制治療方案。

在昆玉市人民醫院中醫科,來自北京昌平中醫醫院治未病科的援疆醫生賀保衛,為患者劉春梅復診復查,定制治療方案。李敬福 攝)

  昆玉市人民醫院中醫科診療量日漸增長,門診就診患者超過11000人次,與2022年相比增長了72%。賀保衛所在的十四師醫療團隊經常到喀拉克鄉、喀爾賽鄉、47團等基層義診,總診療近3000人次,把服務從醫院延伸到患者居住地,把醫療服務送到家門口去,送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距離醫院70公里外的患者張可華頸椎脊髓損傷,出門就醫不方便,賀保衛已是第五次利用業餘時間到府診治。張可華感慨道:“非常感謝賀主任,我的生活品質比之前好太多了。” 

  在日常診療中,賀保衛主動發揮“傳、幫、帶、教”作用,灌輸新理念,加強業務培訓,手把手示範講解,提升醫務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水準。援疆一年期滿,賀保衛原本可以返回北京工作,但當地百姓寄來多封聯名信,熱情挽留賀保衛。為此,他決定留下來再幹一年。賀保衛只是北京援疆醫生的一個縮影,28年來,北京衛生健康系統共選派857名援疆幹部、醫療人才,涵蓋多個臨床醫學和公共衛生學科。一批批援疆隊員發揮首都醫療技術優勢,把先進理念和技術帶入新疆,幫助當地醫院新建科室,填補了100多項醫療技術空白,創造性開展新項目千余個,積極帶動受援醫院提檔升級。來自首都兒科研究所科技處的援疆幹部殷濤,作為主筆人首次將新疆基層衛生機構發展薄弱的實際情況寫入國家衛生健康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能力評價指南》和《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評價指南》中,用適宜的國家標準引領和田地區基層社區衛生機構發展,覆蓋全疆基層衛生機構培訓已達55000餘人次。

在和田地區人民醫院挂職骨科副主任的北京積水潭醫院脊柱外科副主任醫師於傑(右一),在進行教學查房,講解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體格檢查要點,併為該患者即將進行的腰椎微創手術進行方案設計和術前準備。

在和田地區人民醫院挂職骨科副主任的北京積水潭醫院脊柱外科副主任醫師於傑(右二),在進行教學查房,講解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體格檢查要點,併為該患者即將進行的腰椎微創手術進行方案設計和術前準備。李敬福 攝)

在和田地區傳染病專科醫院,挂職副院長的北京朝陽醫院援疆醫生張繼舜(左二),在進行胃鏡檢查,講解胃鏡操作注意事項。該檢查具有直觀、可取病理、圖文並茂、診治並行的優勢,目前已經是胃病檢查的最主要方式。

在和田地區傳染病專科醫院,挂職副院長的北京朝陽醫院援疆醫生張繼舜(左二),在進行胃鏡檢查,講解胃鏡操作注意事項。該檢查具有直觀、可取病理、圖文並茂、診治並行的優勢,目前已經是胃病檢查的最主要方式。李敬福 攝)

和田地區傳染病專科醫院結核科挂職業務主任的北京胸科醫院援疆醫生王敬(左一),在查房中根據患者檢查結果提出診斷和治療方案,並向患者進行結核病的相關宣教。

和田地區傳染病專科醫院結核科挂職業務主任的北京胸科醫院援疆醫生王敬(左二),在查房中根據患者檢查結果提出診斷和治療方案,並向患者進行結核病的相關宣教。李敬福 攝)

  此外,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在新疆和田地區持續開展“母嬰向未來”工程,從婦幼健康規劃、機構體系建設、人才培養、醫療技術等方面開展系統性幫扶,提升孕産婦和嬰幼兒的健康水準。宣武醫院婦産科副主任醫師、第十一批援疆醫療隊醫生楊咏梅介紹,第十一批第一期援疆醫生幫扶一年來,共幫助受援單位和田地區婦幼保健院分娩152個新生兒,無一例孕産婦及新生兒死亡。該院剖宮産率、産後出血率和新生兒窒息率遠低於地區平均水準,較往年大幅改善。

在和田地區婦幼保健院,一台因“胎兒窘迫”的急診剖宮産手術即將進行,産婦情緒緊張,挂職副院長的宣武醫院援疆醫生楊咏梅在術前安撫患者。

在和田地區婦幼保健院,一台因“胎兒窘迫”的急診剖宮産手術即將進行,産婦情緒緊張,挂職副院長的宣武醫院援疆醫生楊咏梅在術前安撫患者。李敬福 攝)

在和田地區婦幼保健院北京婦産醫院援疆醫生王茜(左一),帶教胎兒NT超聲檢查,規範的妊娠早期超聲檢查可以及早發現部分胎兒畸形,發現可能提示胎兒染色體異常的超聲表現,並且了解當時胎兒發育、羊水以及胎盤的情況。

在和田地區婦幼保健院北京婦産醫院援疆醫生王茜(左一),帶教胎兒NT超聲檢查,規範的妊娠早期超聲檢查可以及早發現部分胎兒畸形,發現可能提示胎兒染色體異常的超聲表現,並且了解當時胎兒發育、羊水以及胎盤的情況。李敬福 攝)

在和田地區婦幼保健院挂職兒童保健部第一主任的北京婦産醫院援疆醫生王淑榮(左二)在進行教學查房,講解新生兒體格檢查注意事項。

在和田地區婦幼保健院挂職兒童保健部第一主任的北京婦産醫院援疆醫生王淑榮(左二)在進行教學查房,講解新生兒體格檢查注意事項。李敬福 攝)

在和田地區婦幼保健院婦科支援的北京安貞醫院援疆醫生龔靜(左一)為當地培養了多名科室骨幹醫生和婦科手術人才,她們結下深厚情誼,離別之際,總結過去,共話未來,淚水悄然滑落。

在和田地區婦幼保健院婦科支援的北京安貞醫院援疆醫生龔靜(左一)為當地培養了多名科室骨幹醫生和婦科手術人才,她們結下深厚情誼,離別之際,總結過去,共話未來,淚水悄然滑落。(李敬福 攝)

  自2020年實施“母嬰向未來”工程以來,北京援疆醫生共為9300對新婚夫婦和5050名孕婦免費開展婚前檢查和産前篩查;近一年來,為400余名缺鐵性貧血兒童無償捐贈鐵劑補服藥品9000盒,幫助當地實現階段性消除貧血。下一步,北京援疆指揮部還將在和田地區婦幼保健院援建危重孕産婦搶救及新生兒復蘇培訓基地。北京市第十一批醫療援疆工作隊領隊劉福森表示:“進一步發揮北京醫療專家的特色和優勢,鞏固提升北京小組團模式醫療援疆整體績效,推進本土人才培養和適宜技術紮根,讓北京醫療援疆在和田地區和第十四師開出更多碩果。”(文字:顏飛 視頻:顏飛 段金浩)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