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知:關於兒童退燒藥的十大熱點問題

日期:2023-01-03 17:12    來源: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分享:
字號:        

  近期,醫院兒童發熱門診接診大量患兒,很多新手爸媽對寶寶發燒充滿恐懼,其中,退燒藥的使用是焦點問題,以下對諮詢最集中的問題進行一一解答,帶您深入了解退熱藥物,並整理出保姆級口服退熱藥物劑量表。

  問題一:

  退燒藥應該怎麼選?

  目前推薦的兒童安全有效的退熱藥物只有兩個: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2-6月齡  對乙酰氨基酚

  點6月齡  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均可

  問題二:

  兩種退燒藥有什麼區別?

  兩者均抑制環氧酶而減少前列腺素的産生起到退熱作用,退熱效果相似,給藥劑量適當時不良反應均少,選擇其一即可。

兩種退燒藥有什麼區別?

  問題三:

  兩種藥可以交替使用或聯合使用嗎?

  不建議兩藥聯合或交替使用,因有可能導致劑量錯誤或混淆給藥間隔時間,導致藥物過量或中毒。

  問題四:

  什麼時候給孩子用退燒藥?

  發燒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個症狀,本質是新冠病毒、流感病毒、普通病毒、細菌、支原體等感染所致。口服退燒藥物主要是減輕發熱所致的不適,而非單純的恢復體溫,更不治療疾病。

  建議點2月齡兒童腋溫點38.2℃或伴有明顯不適時,可口服退熱藥物。在疾病急性期口服退熱藥物體溫降不下來或者降下來4-6小時後再次發熱都可為正常現象,如孩子精神反應尚可,我們需要多觀察,多做物理降溫,間隔4-6小時口服退熱劑。

  問題五:

  退熱劑與含退熱劑的復方感冒藥可以同時使用嗎?

  應避免同時使用。復方感冒藥中大多包含對乙酰氨基酚,與退熱劑同時服用可造成退熱成分重復使用,可導致藥物過量出現肝腎功能損害等副作用,同時部分復方感冒藥中含有偽麻黃鹼、右美沙芬、氯苯那敏、金剛烷胺等成分,不推薦2歲以下兒童使用。

  問題六:

  兒童可以吃成人布洛芬嗎?

  12歲以下兒童不能吃成人退熱劑,包括各種緩釋片、緩釋膠囊等。

  問題七:

  口服退熱劑吐了以後要不要補喂?

  需要根據藥物攝入的時間、藥物劑型、疾病狀態等綜合考慮。如服用後立即嘔吐,嘔吐物中可看到藥物,可考慮補服。如服用時間超過15min,需考慮補服藥物過量後的危害。

  問題八:

  寶寶睡著了需要叫醒喂藥嗎?

  寶寶發燒以後家長需每1-2小時監測一次體溫,發現寶寶睡眠中發熱該不該叫醒寶寶呢?

  如果寶寶哭鬧後好不容易哄睡,手腳暖和,身上已經出汗,説明寶寶體溫會有所下降,可以暫時不叫起來喂藥,少穿少蓋,降低室溫,監測體溫。

  如果寶寶已經睡著很長時間,手腳冰涼,或者有熱性驚厥病史,有其他基礎疾病,建議叫起來喂退熱劑,同時補充水分。

  問題九:

  口服退熱劑和栓劑有什麼區別?

  口服和栓劑含有的退熱成分相同,能口服儘量口服,口服困難可以考慮使用退熱栓。

  問題十:

  退熱藥物劑量該如何控制?

  使用前需核對包裝資訊,根據體重及劑型選擇合適用量,給藥前充分搖勻。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