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聽到大夫這樣説:“營養要均衡,身體才會健康、免疫力才能提高”。這句老生常談的話,怎麼才能做到呢?
正常兒童生長髮育所需總能量1歲以內為每日每公斤體重110kcal,之後每3歲每日每公斤體重減少10kcal,至15歲每日每公斤體重減少25kcal左右。一般蛋白質供能12%-15%,脂肪30%-32%,碳水50-60%。那麼這些複雜的理論知識,如何轉化成食物呢?
我國營養學會推薦的兒童平衡膳食寶塔圖,可以給大家參考。
劃重點
一、6月齡以內:
1.輔食添加的國際推薦意見,不早於17周(4個月)、不晚於26周(6個月)。
2.産後儘早開奶,按需哺乳。
3.生後數日開始補充維生素D(每日400單位),不需要補鈣。
4.監測體格指標,保持健康生長。
二、7-24月齡:
1.添加輔食原則:從一到多,從少到多,從稀到稠,從細到粗。一種食物需適應7天左右。
2.從富含鐵的泥糊狀食物開始,逐步添加達到食物多樣。
3.1歲以內不建議飲用果汁。輔食不加調味品,儘量減少糖和鹽的攝入。
4.監測體格增長指標。
富含鐵食物,每100g食物含鐵量
三、學齡前期:
1.規律就餐,合理烹調,培養良好飲食習慣。
2.奶類、水果做加餐(水果攝入量1~2歲:50~150 g/天;2~3歲:100~200 g/天;4~5歲:150~250 g/天),正確選擇零食。
3.經常戶外活動,監測體格生長指標。
零食選擇圖譜
綠燈類:建議每天食用,具體包括:新鮮蔬菜水果、原味堅果、谷薯類、不加糖的鮮榨果汁、胡蘿蔔汁等。
黃燈類:建議每週食用2次~3次,具體包括:沙拉、果蔬幹、奶酪、奶片,加工堅果、餅乾、口香糖、果脯、肉乾、少糖的乳酸飲料、椰子汁。
紅燈類:儘量遠離,具體包括:高油、高鹽、高脂肪如油炸食品、碳酸飲料、冰激凌、奶油蛋糕等
四、學齡期:
1.早餐提供的能量應佔全天總能量的30%,午餐佔40%,晚餐佔30%為宜。
2.天天喝奶(300ml或相當量的奶製品),足量飲水(6-10歲:每天800-1000ml。11-17歲:每天1100-1400ml,夏季酌情增加)。
3.每天不重復食物種類數達到12種以上,每週25種以上食物。
4.每天應進行至少60分鐘的體育活動,最好是戶外游戲或運動,每天看電視、玩平板電腦的累計時間不超過2小時。
一份平衡膳食:主食、蔬菜、優質蛋白食品。
參考飲食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