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接種疫苗的常見問題

日期:2024-06-13 17:09    來源:北京兒童醫院

分享:
字號:        

  給孩子接種疫苗前,家長應做好哪些準備?

  一、提前準備好預防接種本,以免因忘帶而無法接種。

  二、提前一天洗澡,讓孩子休息好,特別是要保持接種部位皮膚清潔。

  三、給孩子穿寬鬆、易穿脫的衣服,便於操作。

  四、梳理告知醫生孩子既往的疾病史、用藥史、過敏史,近期是否患有疾病、是否接種過其他疫苗,上一次接種疫苗後有無不適等重要資訊,以便醫生掌握疫苗接種禁忌。

  五、認真閱讀疫苗接種知情同意書,簽署後留存底聯。

  此外,接種前後幾天,最好不要給孩子吃新的且不易消化的食物,以防出現不良反應時,難以判斷原因。

  疫苗接種完後,為什麼要等30分鐘再走?

  接種後留觀30分鐘,主要是為了觀察寶寶有無速發的過敏反應,如出現過敏性休克,需第一時間急救處理,以免發生生命危險。

  留觀期間,應注意觀察孩子的面色、呼吸、神志等有無異常,皮膚是否出疹,有無嘔吐、抽搐等表現,若有異常表現及時告知醫生。

  孩子目前很健康,擔心接種疫苗後可能出問題,不接種行嗎?

  預防接種是通過接種疫苗使機體在不發病的情況下産生抗體,獲得特異性免疫,從而預防疾病。雖然接種疫苗後,少數孩子可能會出現一些輕微的不良反應,如局部疼痛、紅腫、發熱等,這些症狀通常都是暫時的,可自行緩解。

  相比之下,不接種疫苗可能使孩子面臨更高的感染風險,更嚴重的健康風險。因此與疾病自然感染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相比,預防接種是預防疾病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必須要強調的是,疫苗接種是有適應症和禁忌症的,家長一定要聽從接種專業人士建議進行接種,能最大限度降低不良反應風險。

  孩子有點感冒、腹瀉、發燒等小問題,為什麼不能接種疫苗呢?

  如果孩子感冒、腹瀉、發燒,這時不建議接種疫苗,接種疫苗可能會加重原有不適症狀,不僅增加了孩子的痛苦,還可能影響醫生對疾病的診治。

  在某些疾病狀態下,免疫功能低下也會導致接種疫苗後免疫效果不理想。因此這種情況下建議家長暫緩接種疫苗,待疾病痊癒或病情長期穩定後,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接種,不會影響後續疫苗的免疫效果。

  孩子如果延誤了疫苗接種該怎麼辦,還能補種嗎?

  如果孩子因某些原因未能按照推薦年齡完成國家免疫規劃規定的接種劑次,未及時接種的疫苗可以按照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兒童免疫程式和補種建議進行補種。

  疫苗補種的總體原則是:儘早完成補種,儘快完成全程接種,優先保證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的全程接種。只需補種未完成的劑次,無需重新開始全程接種。

  某些非免疫規劃疫苗有接種年齡限制,超過接種年齡範圍原則上要求不再接種,具體情況可參考疫苗説明書。

  什麼是第二類疫苗,該如何打?

  第二類疫苗也叫非免疫規劃疫苗,一般指非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由公民自費並且自願受種的其他疫苗;第一類疫苗也叫免疫規劃疫苗,指納入國家免疫規劃,免費接種的疫苗。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身體健康需求情況,選擇是否接種二類疫苗。

  在實際接種中,二類疫苗中有不少聯合疫苗可減少孩子的疫苗接種次數及偶合病症機會。某些存在一類疫苗接種禁忌的,經醫生評估後,可考慮選擇具有同種預防功效、不含接種禁忌的第二類疫苗替代。

  為什麼現在的寶寶要接種的疫苗變多了?

  這實際上是醫療水準提升的表現,説明現在有了更多安全、有效的疫苗納入到國家免疫規劃體系,對孩子健康來説是一筆財富。隨着更多聯合疫苗的開發和使用,孩子須接種的疫苗針次有可能進一步減少。

  有些疾病很少見了,還有必要通過打疫苗預防嗎?

  少見並非意味着消滅。

  “傳染病消滅”是某傳染病的傳播自消滅之日起永遠終止,並達到全球所有國家永不再發生該種傳染病。即使不再進行預防接種或採取其他任何預防措施,再也不會遭受該病的危害。如天花自1980年5月8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宣佈消滅後,就不再接種天花疫苗了。然而,一種疾病少見,只説明當前發病率很低,但很可能出現反覆。

  研究表明,當預防接種率降低時,一些少見甚至罕見的傳染病發病率會升高。而且全球人員往來頻繁,還存在輸入性病例的風險。因此,按國家免疫規劃進行接種非常重要。

  為什麼接種疫苗了,還會得相關疾病?

  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由於個體差異、免疫應答能力差異等特殊原因,疫苗保護效果達不到100%,有極少數人接種疫苗後,可能沒有産生保護作用,仍有可能得病。

  二、接種疫苗後,産生的特異性抗體水準會隨着時間逐漸衰退,當低於保護水準時可能感染發病,這也是部分疫苗需多次接種、強化接種的重要原因。

  三、有些疾病是多種病原體感染或同一個病原體的不同血清型感染造成的,接種某類疫苗無法全部預防。如手足口疫苗可預防腸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無法預防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引起的手足口病。

  流感疫苗需要每年都打嗎?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並發癥的風險。流感病毒的表面抗原容易發生變異,産生新的變異毒株,每年的流感疫苗都可能不同。此外,接種流感疫苗産生的免疫力,會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弱。

  最好在自然感染流感之前完成接種。以北京為例,一般流感發生在10月至次年的3月,流感疫苗接種後2周左右産生抗體,所以大家可以提前一些完成疫苗接種。6月齡至5歲兒童、孕婦、60歲及以上老年人、6月齡以下兒童家庭成員及看護人員、慢性病患者和醫護人員等,是流感疫苗接種的重點人群。

  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能接種疫苗嗎?

  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孩子,不能接種減毒活疫苗,但可以在專科醫生(免疫專業醫生及兒童免疫規劃醫生)評估後接種滅活疫苗。接種減毒活疫苗有可能患上本該預防的疾病,會發生嚴重甚至致命的反應。

  如果孩子患有嚴重的感染性疾病或反覆呼吸道感染、反覆的鵝口瘡、肛周膿腫、反覆的化膿性中耳炎、皮膚真菌感染、卡介苗感染,體重不增或消瘦,進行性發育遲緩,血常規中性粒細胞或淋巴細胞減少等疾病,或者懷疑有免疫缺陷病家族史的,需要警惕,有存在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的可能性。建議進行免疫功能評估後,遵循免疫專業醫生及兒童免疫規劃醫生建議進行疫苗接種安排。

  孩子有過敏性疾病能打疫苗嗎?

  要視具體情況而定。過敏性疾病兒童疫苗接種的絕對禁忌症是:已知接種者對該種疫苗成分過敏;既往接種該種疫苗出現過敏反應則禁止再次接種相關疫苗。

  過敏性疾病患兒疫苗接種的總體原則:

  一、在過敏急性發作期不應接種,必須等到緩解期、相對穩定期或恢復期再接種。

  二、食物過敏患兒,非急性期可以正常接種;急性反應期(如併發急性蕁麻疹、哮喘、便血)或接種部位皮膚異常(如濕疹、特應性皮炎等),應暫緩接種。對蛋類過敏,禁忌接種黃熱病疫苗。

  三、濕疹患兒,避開濕疹部位可以接種;如避不開,應暫緩接種。

  每個孩子的過敏情況不同,建議在徵求專科醫生(過敏反應科醫生及兒童免疫規劃醫生)建議後,再安排疫苗接種。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