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身心狀況篇)

日期:2024-06-13 16:53    來源: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分享:
字號:        

  健康是指人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為有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成人應為幼兒提供合理均衡的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適宜的鍛煉,滿足幼兒生長髮育的需要;創設溫馨的人際環境,讓幼兒充分感受到親情和關愛,形成積極穩定的情緒情感。

  目標1 具有健康的體態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身心狀況篇)

  教育建議:

  1.為幼兒提供營養豐富、健康的飲食。如:

  參照《中國孕期、哺乳期婦女和0~6歲兒童膳食指南》,為幼兒提供穀物、蔬菜、水果、肉、奶、蛋、豆製品等多樣化的食物,均衡搭配。

  烹調方式要科學,儘量少煎炸、燒烤、腌制。

  2.保證幼兒每天睡11~12小時,其中午睡一般應達到2小時左右。午睡時間可根據幼兒的年齡、季節的變化和個體差異適當減少。

  3.注意幼兒的體態,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姿勢。如:

  提醒幼兒要保持正確的站、坐、走姿勢;發現有八字腳、羅圈腿、駝背等骨骼發育異常的情況,應及時就醫矯治。

  桌、椅和床要合適。椅子的高度以幼兒寫畫時雙腳能自然着地、大腿基本保持水準狀為宜;桌子的高度以寫畫時身體能坐直,不駝背、不聳肩為宜;床不宜過軟。

  4.每年為幼兒進行健康檢查。

  目標2 情緒安定愉快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身心狀況篇)

  教育建議:

  1.營造溫暖、輕鬆的心理環境,讓幼兒形成安全感和信賴感。如:

  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以積極、愉快的情緒影響幼兒。

  以欣賞的態度對待幼兒。注意發現幼兒的優點,接納他們的個體差異,不簡單與同伴做橫向比較。

  幼兒做錯事時要冷靜處理,不厲聲斥責,更不能打罵。

  2.幫助幼兒學會恰當表達和調控情緒。如:

  成人用恰當的方式表達情緒,為幼兒做出榜樣。如生氣時不髮發脾氣,不遷怒於人。

  成人和幼兒一起談論自己高興或生氣的事,鼓勵幼兒與人分享自己的情緒。

  允許幼兒表達自己的情緒,並給予適當的引導。如幼兒發脾氣時不硬性壓制,等其平靜後告訴他什麼行為是可以接受的。

  發現幼兒不高興時,主動詢問情況,幫助他們化解消極情緒。

  目標3 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身心狀況篇)

  教育建議:

  1.保證幼兒的戶外活動時間,提高幼兒適應季節變化的能力。

  幼兒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一般不少於兩小時,其中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季節交替時要堅持。

  氣溫過熱或過冷的季節或地區應因地制宜,選擇溫度適當的時間段開展戶外活動,也可根據氣溫的變化和幼兒的個體差異,適當減少活動的時間。

  2.經常與幼兒玩拉手轉圈、鞦韆、轉椅等游戲活動,讓幼兒適應輕微的擺動、顛簸、旋轉,促進其平衡機能的發展。

  3.鍛煉幼兒適應生活環境變化的能力。如:

  注意觀察幼兒在新環境中的飲食、睡眠、游戲等方面的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幫助他們儘快適應新環境。

  經常帶幼兒接觸不同的人際環境,如參加親戚朋友聚會,多和不熟悉的小朋友玩,使幼兒較快適應新的人際關係。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