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上午,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重要活动之一,首届“京津冀数字经济协同创新与融合发展”专题论坛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会议中心成功举办。论坛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及中关村空间信息产业技术联盟联合承办。
本次论坛以“数智融合,协同赋能”为主题,在京津冀联合办及三地经信和数据部门的共同支持下,汇聚京津冀各类合作示范单位,算力、智能制造、网络安全、人工智能融合应用等领域企业、园区、协会共同参与,构建三地数字经济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共同探讨数字经济协同发展新路径。
数链合作,深化数据与算力资源协同开放。通武廊地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区域,数字经济协同发展取得了突出成果,会上,北京亦庄智能城市研究院围绕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数算模用一体化业务布局;天津武清高村数智创新园介绍通武廊推动云、网、算、用、数基础设施龙头项目建设,打造全国行业领先数据资源聚集地情况;廊坊市数据局副局长王硕围绕先进算力产业链条和算力服务做推介。、京津合作示范区围绕信创智能产业作推荐,以园区为载体,以现先行先试政策为依托,助力京津冀数字产业链协同融合。北方算网公司围绕京津冀蒙5ms区域算力网、张家口数政局围绕京津冀枢纽节点算力服务带来算力资源系列推介。
联盟聚力,推动共建数字京津冀共识。以数字友好城市建设为指引,加速构建京津冀全域数字生态共同体。由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牵头,三地数字经济领域相关行业协会联合发布《数字京津冀协同共建》行业倡议,并发起组建“数字京津冀协同共建服务联盟”,聚焦产业链生态协同、场景应用示范、数字园区协作等维度,汇聚协会各方力量,推动京津冀数字经济产业链“织网”,构建更加开放、协同和创新的数字经济协同发展共同体。联盟首个联合项目“京津冀数字经济园区伙伴计划”在论坛正式启动,首批23家园区加入伙伴计划,并召开第一次伙伴对接座谈会。围绕“协同创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联盟将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推动园区之间和企业之间结对组成算力伙伴、数据伙伴、技术伙伴和应用伙伴,构建统一、开放、共享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发布“京津冀产业协同综合服务平台”,汇聚展示“六链五群”发展基础、园区平台分布、惠企政策等内容,成为行业系统了解京津冀产业协同布局思路、供需机会、前沿趋势的重要平台,赋能京津冀各类协同主体精准决策。
北京方案,打造京津冀数字发展新动能。北京作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秉持“数字友好城市”建设理念,在数字技术创新突破、产业数字化深度转型方面成果显著。本次论坛围绕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智慧平台、智慧城市、数据要素、数字生活等多个领域,发布推介40项《北京数字经济创新应用案例》,结合核心技术、应用场景、成效案例等维度将北京方案推广至津冀、全国,扩大应用场景开放共享,打造数字协同典范标杆。
聚智协同,共商京津冀数字发展新路径。京东工业总监王凯博围绕《京东工业数智供应链赋能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清润数科创始人、北京红数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常乐围绕《数据定价机制,赋能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普华永道中国企业融资与并购合伙人、数据要素创新中心合伙人陈春围绕《直面数据资产化痛点难点,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进行主题演讲。
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京津冀数智协同向纵深迈进凝聚强大合力,将更好发挥北京数字经济“核心引擎”关键作用,有力锻造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动轴”,合力打造京津冀一体化数智新生态,为推动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踏上创新、智能与可持续的友好之路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