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办会 顺应全球新期待

日期:2025-09-10 09:45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全球首个服务贸易领域综合性展会、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中国对外开放三大展会平台之一……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开幕。

  近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世界需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平台,服贸会在这一背景下持续举办,也是顺应全球期待。

本届服贸会展出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程功 摄)

本届服贸会展出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程功 摄

现场具身智能机器人前沿产业成果展示。

现场具身智能机器人前沿产业成果展示。程功 摄

持续办会 顺应全球新期待

以“赛事名城·链动全球”为主题的体育服务专题展,展览总面积达7650平方米。(程功 摄)

以“科技赋能 创意引领”为主题的文旅服务专题展,展区面积约1.11万平方米。

以“科技赋能 创意引领”为主题的文旅服务专题展,展区面积约1.11万平方米。(程功 摄)

  新型数字服务贸易增长前景可观

  记者:2025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稳步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0%。其中,出口16883亿元,增长15.0%;进口21989.6亿元,增长3.2%。出口表现亮眼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李俊:2025年上半年我国服务出口实现快速增长,一方面,受益于我国持续推进入境旅游免签和来华人员便利化政策,吸引了大批外籍游客来华旅游消费,2025年上半年我国旅行服务出口增长高达66.8%,远高于旅行进口(出境旅游)4.4%的增长速度。

  另一方面,知识密集型服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上半年受游戏出海等因素推动,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增长高达49.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也延续了较快增长态势。

  记者:我国服务贸易面临哪些新的机遇,又有哪些新的挑战?

  李俊:展望未来,随着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我国与全球南方和“一带一路”市场的服务贸易合作有较大增长机遇;人工智能与数智技术创新应用产生的新型数字服务贸易增长前景可观;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重组,以及中国企业出海而带动的生产性服务贸易有望迎来增长契机。

  同时,美国对世界各国加征关税导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面临压力,这势必也会影响全球服务贸易甚至世界经济增长,中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恶化、贸易壁垒增多,这些不利因素都会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构成较大挑战。

  服务贸易成全球贸易增长主引擎

  记者:2025年服贸会的年度主题是“数智领航,服贸焕新”,在您看来,2025年全球服务贸易有哪些新特点?

  李俊:服务贸易正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主要引擎。受美国对世界各国加征关税等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货物贸易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相比较而言,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增长中的贡献更为突出。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服务出口预计增长4%。

  旅行和数智服务两大领域表现较为亮眼。旅行是世界第一大服务贸易领域。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国际游客总数突破3亿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5%,继续保持较为强劲的复苏态势。

  在数智服务方面,近年来,智能驾驶和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对跨境数据服务贸易的巨大需求。据WTO统计,与数据贸易关联度较大的信息服务贸易近五年来年均增长速度超过9%,远高于同期服务出口总额年均5%的增长速度。

  记者:服贸会能够持续举办并越来越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李俊:通过连续多年举办服贸会,坚定了我们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扩大服务贸易高水平开放的决心。

  举办服贸会是顺应当前我国经济贸易升级方向、促进我国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甚嚣尘上,世界需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平台,服贸会在这一背景下持续举办,也是顺应全球期待,为世界各国搭建的合作平台。

  服务贸易与服务消费应融合发展

  记者:当前中国服务市场对全球的吸引力如何?未来如何进一步发挥优势?

  李俊:中国是世界第二大服务市场。2024年,我国服务进口6105.7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旅行服务进口以2510.2亿美元规模领跑全球,较美国高出721.2亿美元。

  未来要发挥我国服务市场优势,一个重要发力点在于促进服务贸易与服务消费融合发展。从供给侧看,通过扩大服务贸易开放,引入国际优质服务提供商,可以促进国内服务主体良性竞争,改善国内服务供给质量;从需求侧看,服务贸易中的入境旅游是国内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入境旅游,既可带动服务出口,还可促进国内消费。

  记者:您认为,北京应该如何抓住服贸会举办的重大机遇?

  李俊:北京要依托服贸会这个金字招牌,以服贸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北京市服务贸易的高质量发展。除了办好服贸会外,要延伸服贸会品牌价值,打造“北京服务”和“中国服务”品牌。比如依托服贸会建立服务品牌资源库,为“首发首秀首展企业”和“服贸会服务示范案例”定制统一标识,通过线上线下常态化推介强化“找北京服务就找服贸会”,乃至“找中国服务就找服贸会”的品牌认知。

  同时,北京可以探索培育服贸会生态体系,打通服贸会与北京“两区”建设、促进服务消费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工作,努力把服贸会打造成为链接国内外优质服务资源供需对接的平台。(袁璐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