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政策公开 > 政务名词

词条分类

  • 发布日期:2022-09-21城乡社区服务体系
      

      城乡社区服务体系是指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社会多方参与,以社区(村)为基本单元,以社区(村)居民、驻区单位为对象,以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为依托,以满足社区(村)居民生活需求、提高生活品质为目标,以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网络和运行机制。

  • 发布日期:2022-01-25时间银行
      

      时间银行是指以时间银行模式发展为老公益志愿服务,主要包括构建市、区、街道(乡镇)三级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管理体系,统一搭建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信息管理平台,规范制定养老志愿服务实施流程。时间银行以1个小时为一个服务时间单位,以时间币的方式进行记录储蓄。志愿者在本人或其配偶达到60周岁且有服务需求时,通过时间币进行兑换,可享受其他志愿者提供的养老志愿服务。

  • 发布日期:2022-01-25四个不摘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4月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指出,贫困县摘帽后,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实现已脱贫人口的稳定脱贫。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 发布日期:2021-12-08“三通”工程
      

      “三通”工程是指实现公共事业缴费一卡通、一网通和一费通。“一卡通”是指市民只需一张银联卡,就可对自来水费、电费、燃气费、通信费等公共事业服务费用进行缴纳;“一网通”,即把各商业银行缴费终端、各种自助缴费终端通过银联平台连成一张网,市民实现网上缴费;而“一费通”,则是居民通过“三通”工程缴纳公共事业费用不增加手续费,便民亦惠民。

  • 发布日期:2021-10-27托养补贴
      

      托养补贴是指根据驿站开展托老服务给予的资助补贴。

      托老服务包含日间托养、短期全托和农村幸福晚年驿站的全托照料。

  • 发布日期:2021-05-17城市内涝
      

      城市内涝是指短时间内强降雨或者连续性降雨超过城市的排水能力而出现道路积水等灾害现象。经常会发生在城市的低洼地带。

  • 发布日期:2021-01-26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
      

      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是发放给重度失能或持有相应残疾证的老年人,用于因生活自理能力缺失而产生的长期照护补贴。补贴的发放是为了进一步失能推进失能老人享受专业化、职业化、多元化的照顾服务,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生活品质。

  • 发布日期:2020-03-19特殊困难老人
      

      特殊困难老人:简称为“特困老人”,是指60周岁及以上的独居、孤寡、高龄、重病、残疾、经济特困等老年人。

      独居:指与子女不在同一社区(村)居住的年老体弱的安全无保障的单身老年人。

      孤寡:指在民政登记注册的无亲属、无子女、年老体弱的、安全无保障的单身居住的老年人;

      高龄:指年龄在80周岁及以上(含80周岁),虽无经济之忧,但体弱多病者;

      重病:指民政社会救助认定的大病或久病卧床的老年人;

      经济特困:指家庭月人均收入水平低于本市最低生活保障(按照北京市相关部门每年公布标准执行)或低收入家庭(按照北京市相关部门每年公布标准执行)老年人。

  • 发布日期:2020-01-12民生卡"多卡合一"
      

      民生卡"多卡合一"是指依托第三代社会保障卡,整合本市现有的养老助残卡、京医通卡、中小学生卡、公园年票等实体民生卡,推行电子民生卡,统一实体卡和电子卡用卡环境,拓展应用场景,建设集成权益保障、政务服务、金融服务、城市公共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线上线下民生卡管理和应用体系,提升政务服务供给能力和市民生活用卡便捷度。

      2019年1月12日,陈吉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民生卡“多卡合一”建设。

  • 发布日期:2019-12-03老年教育
      

      老年教育是让老年人继续学习而进行的教育活动,是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行的一种特殊教育,其目的是使老年人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丰富生活、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