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博·文昌运盛看北京”云上开讲

日期:2020-05-13 10:37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分享:
字号:        
  • 未标题-1
  • 未标题-1

   近日,在北京市文物局的指导下,北京博物馆学会、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东城区青少年教育学院联合开展了“北京文博·文昌运盛看北京”云讲堂活动。活动旨在利用特殊时期、特定场域,创新文化普及的方式,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北京历史文化,探索依托优秀文化资源开展素质教育、浸润式教育的途径,为居家学习期间的中小学生提供优质的“文化加餐”,助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云讲堂”不受空间限制,可实现“一校承办 公众围观”,使优秀讲座传得更远,影响更大。

  “北京文博·文昌运盛看北京”云讲堂将陆续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资深文博工作者围绕“中轴线”“三山五园”“长城”“大运河”等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涉及北京历史文化的重点课题、重点专题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由东城区部分学校轮流承办。

  “我们的古都这样走来”——“北京文博·文昌运盛看北京”云讲堂首场讲座在景山学校成功举办

微信图片_20200408155855.jpg


微信图片_20200408160016.jpg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北京历史文化的浸润式教育,探索依托优秀文化资源开展素质教育,为延期开学期间的中小学生提供“文化加餐”,在北京市文物局的指导和东城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的支持下,北京博物馆学会、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东城区青少年教育学院联合开展了“北京文博·文昌运盛看北京”云讲堂活动。

  4月6日,云讲堂首场讲座——“我们的古都这样走来”在景山学校成功举办。讲座由“北京学”专家、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长城学者、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张宝秀教授主讲。北京景山教育集团各成员校师生、各界嘉宾两千余人参加了线上活动。

  张宝秀教授由“我们的北京到底从何起源”、“北京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有哪些独到之处”、“北京城在历史演进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站在今天,这座千年古都又将走向何处”等深刻问题发端,帮助大家对我们所生活的北京有了更为清晰和深刻的理解,也进一步增强了全校师生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认识。

  这次讲座也是一次深入的爱祖国、爱北京的爱国主义教育,引起了全校师生的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更多关注、亲近、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做北京历史文化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者、传承人、宣传员,讲好北京历史和中国故事。

  “北京文博·文昌运盛看北京”云讲堂自4月6日正式启动,将陆续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资深文博工作者围绕“北京文脉传承”、“中轴线”、“三山五园”等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涉及北京历史文化的重点课题、重点专题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由东城区部分学校轮流承办。

  “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北京文博·文昌运盛看北京”云讲堂第二场讲座在第六十五中学成功举办

20200428_155709_007.jpg

20200428_155709_001.jpg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北京历史文化的浸润式教育,探索依托优秀文化资源开展素质教育,为延期开学期间的中小学生提供“文化加餐”,在北京市文物局的指导和东城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的支持下,北京博物馆学会、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东城区青少年教育学院联合开展了“北京文博·文昌运盛看北京”云讲堂活动。

  4月18日,云讲堂第二场讲座——“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在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成功举办。讲座由首都博物馆白树军老师主讲。

  白树军老师是首都博物馆《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策展人,讲座中她结合首都博物馆的“读城”展览,指出“读城”是解读研究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征,目的是树立文化自信。

  为什么要了解北京中轴线(以下简称“中轴线”)?中轴线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白树军老师通过介绍中轴线上汇聚的建筑精华,向同学们阐释:中轴线申遗,不仅能让中轴线获得全国和世界人民的关注,更能使其获得更好的保护,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中轴线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白树军老师通过ppt演示展厅里的文物地图,从元大都中轴线的奠基和创新、再到明朝改北京为北平后中轴线整体架构趋于完整、皇城地位更加突出等一一予以讲解。

  中华民国至新中国建国后,中轴线上的建筑及功能有了拓展和延伸。核心功能也从皇权至上,变成以人民为中心。“紫禁城”改为“故宫博物院”;天安门广场由原来大内的千步廊变成人民广场;天坛、地坛、月坛、日坛也从皇家坛庙改为大众公园;钟鼓楼从原来的报时功能,成为具有民众教育功能的博物馆。中轴线对北京城影响很大,目前北京市政府的城市整体规划,也都是以这条中轴线作为基点。建筑依然是遵循《周礼.考工记》建筑规制。中国国家博物馆是祖庙是历史的记忆,人民大会堂关乎江山社稷……

  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中,白树军老师详细解读了北京中轴线历经7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为了加深记忆,白树军老师还把课堂内容进行了开放式延伸,根据首都博物馆展厅内设置的问题,启发式抛出了若干问题:中轴线上有什么?正阳门为何被称为大前门等等。

  此次云课堂通过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育,让学生们了解到北京城的历史发展,中轴线功能定位的古今之变,更进一步增强了全校师生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认识。

  “碧水悠悠大运河”——“北京文博·文昌运盛看北京”云讲堂第三场讲座在北京汇文中学成功举办

640.png

640.webp (1).jpg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北京历史文化的浸润式教育,探索依托优秀文化资源开展素质教育,为延期开学期间的中小学生提供“文化加餐”,在北京市文物局的指导和东城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的支持下,北京博物馆学会、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东城区青少年教育学院联合开展了“北京文博·文昌运盛看北京”云讲堂活动。

  5月2日,“北京文博·文昌运盛看北京”系列云讲座第三场——“碧水悠悠大运河”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北京汇文中学承办,北京物资学院大运河研究院副院长陈喜波教授主讲。

  ? ? ?讲座由北京汇文中学历史特级教师段明艳主持。段老师介绍了汇文中学以儒家经典《中庸》中的“智、仁、勇”为校训,秉承全人教育的理念,汇通中西文化,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出一批有历史责任感、使命感的栋梁之材。一代代汇文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有国际视野、有家国情怀、有社会责任担当。汇文师生一定会继承学校优秀传统,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教授以《碧水悠悠大运河》为题进行了云讲座。他回顾了大运河起源、变迁的过程,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尤其突出了大运河与北京的关系,指出北京从一个边疆重镇发展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与大运河的开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大运河长期的发展、运营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运河文化,这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如北京、天津一带的妈祖文化就是伴随大运河来到北方的;我们的国粹京剧也是南方多个地方的戏班子沿大运河一路北上,最后在北京落地生根,与北京本地文化融合而成。陈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语言生动,让广大师生在五一休闲之余享受了一份文化大餐。

  讲座使我们认识到,北京作为伟大祖国的首都,历史底蕴深厚,还有很多文化宝藏有待于继续去深入发掘、学习。这次讲座受到了广大师生、家长的欢迎,也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讲座的开展为爱好历史的孩子们打开一扇窗,成为他们日后继续深入学习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动力。

  “走进一个精彩的长城”——“北京文博·文昌运盛看北京”云讲堂第四场讲座在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成功举办

640.webp (5).jpg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北京历史文化的浸润式教育,探索依托优秀文化资源开展素质教育,为延期开学期间的中小学生提供“文化加餐”,在北京市文物局的指导和东城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的支持下,北京博物馆学会、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东城区青少年教育学院联合开展了“北京文博·文昌运盛看北京”云讲堂活动。

  5月10日,“北京文博·文昌运盛看北京”系列云讲座第四场——“走进一个精彩的长城”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承办,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侯兆年研究员主讲。

  讲座由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张文革副校长主持。张校长首先介绍了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以及在疫情期间,学校开展线上教学的基本情况。广中师生会努力继承学校优秀传统,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作为学校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必修课。之后,邀请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侯兆年研究员以“走进一个精彩的长城”为主题展开了生动的讲授。

  侯兆年研究员从事30年长城保护工作,具有丰富的历史研究经验,他从保护长城的原因、长城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历史沿革、明代长城、明长城北京段、长城的三大关口、明朝北京长城墙体的结构和材料,以及长城文化带的研究等八大知识点作为切入,讲述了研究中国长城的重要意义、长城建造的原因、长城的历史发展过程、长城作为军事设施的特点,以及长城文化带的意义等主要内容。长城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侯研究员的讲座内容丰富、语言生动,让广大师生增进了对优秀历史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讲座使师生们认识到,长城是中国历史建筑的实物遗存,是中国史书记载的实物例证,是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分界线,还是中国气候变化的有利证据。长城的存在有效减少了战争的发生,减少了各民族生活方式的冲突,还有效的促进了不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经济和物资交流。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