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文件
  1. [主題分類] 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城市規劃
  2. [發文機構] 中共北京市委
  3. [聯合發文單位] 北京市人民政府
  4. [實施日期]
  5. [成文日期] 2021-07-15
  6. [發文字號] 〔〕
  7. [廢止日期]
  8. [發佈日期] 2021-07-30
  9. [有效性]
  10. [文件來源] 政府公報 2021年 第31期(總第715期)

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推動城市南部地區高品質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

字號:        

各區委、區政府,市委各部委辦,市各國家機關,各國有企業,各人民團體,各高等院校:

  現將《推動城市南部地區高品質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21年7月15日  


推動城市南部地區高品質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

  城市南部地區是“一核兩翼”的腹地,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戰略門戶,是首都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承載空間。為進一步提升城市南部地區綜合承載能力,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促進南北均衡發展和共同富裕,結合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兩區”建設、數字經濟、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和創造新需求、深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五子”聯動,特製定本行動計劃(實施範圍:豐台區、房山區、大興區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貫徹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和本市“十四五”規劃要求,以首都發展為統領,堅持開放帶動、創新驅動、産業拉動、區域聯動,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引導重大項目優先向城南佈局、優質資源要素向城南流動,激發內生動力,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努力將城市南部地區打造成為首都發展新高地。

  (二)發展目標

  到2025年,城市南部地區在支撐服務“四個中心”功能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建設中作出更大貢獻,在引領首都高精尖産業發展中發揮更強作用,實現經濟發展規模品質雙提升,城市品質和城市面貌明顯改善,民生福祉不斷增進,面向未來的首都發展新高地基本形成。

  區域功能顯著增強。發揮自由貿易試驗區、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綜合保稅區等政策疊加優勢,推動重點功能區建設取得明顯進展,服務支撐科技創新、開放發展的能力不斷釋放,在提升首都功能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經濟實力持續提升。城市南部地區經濟增長速度高於全市平均水準,産業結構不斷優化、經濟效益不斷提升,形成軌道交通、航空航太、積體電路、生物醫藥等千億級産業集群8個以上。

  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新增中小學學位3萬個以上、醫療床位7000張以上,公共服務能力明顯提升。交通體系更加完善,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提升,打造一批高品質城市活力空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區域聯動更加廣泛。城市南部地區各區域間的團結協作更加緊密,與北部地區合作機制不斷健全,在資源共用、優勢互補、産業對接上實現新突破。深化交通、生態、産業等重點領域合作,助力開拓京津冀協同發展新局面。

  二、強化功能引領,著力提升高品質發展能級

  聚焦“一軸、兩帶、多點”城市服務功能組織構架,發揮重大功能性項目帶動作用,打造首都發展新名片。

  1.高水準建設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抓住大興國際機場這一國家發展新的動力源,打造全球臨空經濟區創新發展新標桿。推進國際商務綜合體等産業平臺投用,高水準規劃設計和建設國際會展中心及配套設施,提高國際會議會展承辦能力。加快國際消費樞紐項目建設,規劃建設購物小鎮,構建世界級商貿旅遊綜合體。規劃建設數字産業園,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推動數字貿易試驗區建設。推進綜合保稅區基礎設施、公共保稅庫等項目,實現綜合保稅區封關運營。探索建設“無關化商務區”,深化國際服務貿易合作。

  2.建設南中軸生態文化發展軸。高標準編制、高水準實施南中軸地區規劃,植入高端要素,有序推進南苑、和義地區國家功能區建設。編制實施大紅門地區街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推進自然博物館等重大項目建設,高效利用疏解騰退空間,建設首都商務新區。建成南苑森林濕地公園,打造大尺度綠色生態空間,強化戰略留白。

  3.打造南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帶。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聚焦四大主導産業,建成國家資訊技術應用創新産業園和積體電路裝備産業基地,加快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等國家級創新中心建設,建設亦莊綜合保稅區,推動高端製造和智慧製造企業落戶,打造尖端科技成果轉化聚集區。豐台區做大做強軌道交通、航空航太等千億級産業集群,建設豐臺創新中心和航空航太創新中心,加快中關村科技園豐臺園東區三期開發建設和西區規劃建設。房山區提升高端製造業發展水準,建成京東方生命科技産業基地,建設中車北京軌道交通裝備産業園;依託中關村智慧應急裝備産業園和石墨烯産業創新中心種子孵化園,打造應急裝備和新材料産業基地。大興區依託生物醫藥産業基地,做優做專醫藥健康産業,推動新擴區域規劃落地實施,建成創新中心、醫療器械園二期等項目,承接龍頭企業和科技成果轉化;高品質規劃建設中日創新合作示範區,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建成氫能示範站,建設氫能科技園,吸引一批國際合作項目落地。

  4.推動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南段)高端發展。實施宛平城整體保護提升工程,提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水準。支援房山區加快全域旅遊發展,推動琉璃河西周燕都遺址申遺和建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加快創建週口店5A級旅遊景區,優化升級雲居寺文化景區服務設施。支援青龍湖地區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推動重大項目落地,完善周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城市南部地區國際精品旅遊線路,著力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5.打造高品質國際化的麗澤金融商務區。堅持“金融+科技”,構建以新興金融為主、科技和專業服務等為輔的産業體系,建設金融科技創新示範區。開展數字金融創新,推動一批數字金融應用場景落地,辦好數字金融論壇,打造數字金融示範區。與金融街聯動發展,積極承接溢出優質資源,開工建設地鐵麗金線。建成麗澤城市航廈和軌道交通大興機場線北延,完善商業、教育、醫療、居住等配套設施,促進産城融合。建成金中都遺址公園、城市運動休閒公園等項目,改善提升綠色生態環境。

  6.建設産學研用深度融合的良鄉大學城。推動高校優化校園規劃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促進職住平衡、産教融合。鼓勵高校集中建設大學科技園、國家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中心,推動園區硬體資源、人才培養、學科建設開放共用。制定實施拓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強化産業園區、國際人才社區、居住和基礎教育等配套項目的服務功能。建立與“三城一區”聯動發展機制,吸引一批一流的科技企業、研發機構落戶,推動“研發-孵化-産業化”全鏈條創新發展。

  三、聚焦品質提升,著力打造城市更新樣板

  推動城市空間佈局和功能優化調整,創新城市更新路徑,打造一批城市活力空間。

  7.持續推動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鞏固南苑-大紅門地區等疏解整治成效,推進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性産業動態調整退出。堅定不移治理違法建設,創建基本無違建區。開展南中軸等重點區域系統綜合治理,因地制宜建設口袋公園和小微綠地,適量配建體育健身設施,提升區域環境品質。

  8.提升城市治理水準。建設新型基礎設施,運用數字化智慧化新技術,完善城市網格化管理平臺,提高城市精細化智慧化管理水準。推進“吹哨報到”改革向社區治理深化,健全完善“接訴即辦”工作機制,提高基層社會治理水準。抓實長陽鎮、新村街道等治理類街道鄉鎮整治提升工作,補齊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領域短板,解決群眾密切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提升社會管理服務水準。發揮基層作用,廣泛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抓好生活垃圾分類、物業管理兩件“關鍵小事”,實現多元主體共建共治共用。

  9.積極開展城市更新。完善城市功能和空間佈局,集中實施一批特色鮮明、惠及面廣、示範帶動作用強的城市更新項目。推動老舊小區、危舊樓房和簡易樓等更新改造,有序實施西紅門、東鐵營等棚戶區改造,改善市民居住環境。持續推動城市公共空間改造提升,打造設施齊全、整潔美觀、安全便利的高品質公共空間。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加快推進低效存量産業用地轉型升級,改造方莊等傳統商圈和低效樓宇,推動良鄉經濟開發區等“騰籠換鳥”,支援二七廠等老舊廠房二次利用,全面促進産業升級和業態重塑。

  10.打造一批城市活力中心。打造西紅門薈聚、花鄉奧萊、龍湖熙悅天街等商圈,探索培育集購物、休閒、文化、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京南消費中心。提升“亦城之心”、首都商務新區等重點區域配套服務功能,構建功能完備、宜居宜業的高品質城市街區。推進豐臺站、大興黃村火車站、市郊鐵路良鄉站等交通樞紐站城一體化開發,打造功能複合、品質優良、服務便捷的活力中心。

  11.推進鄉村振興與城鄉融合發展。加快推進花鄉、舊宮鎮等“一綠”地區城市化建設,統籌推動“二綠”地區城鄉一體化建設。建設竇店鎮、魏善莊鎮等新市鎮,輻射帶動周邊鄉鎮發展。加快長溝鎮等特色小城鎮建設,促進鎮域優勢産業健康發展。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扶持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支援鄉村旅遊等産業發展,建成一批精品民宿,持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加快建設美麗鄉村。

  四、注重補齊短板,著力提高綜合承載能力

  增能力、優環境、補短板、強服務,持續改善生産生活條件,不斷夯實發展基礎。

  12.構建高效便捷的綜合交通體系。實現京雄高速建成通車,完成豐臺站改擴建,加快推進京雄商高鐵、城際鐵路聯絡線建設,完善跨區域交通體系。實施市郊鐵路城市副中心線西段整體提升工程等一批軌道線路建設工程,開通運營19號線一期、14號線剩餘段、16號線南段等一批地鐵線路,加快推進豐臺河西地區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完善城市南部地區軌道交通骨架。打通京良路等區域骨幹通道,加強與中心城區的快速聯絡。推進一批城市主次支路建設,完善城市路網系統。加快建設首都醫科大學站等一批軌道微中心,促進交通與城市功能融合,打造交通便捷、功能複合的城市綜合空間。

  13.提升公共服務水準。加強教育資源市級統籌,建設北京第四實驗學校、北大附小豐臺分校等一批優質學校,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動首都醫科大學新校區及配套設施建設。建設北京口腔醫院新院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城南院區等一批優質醫院,優化提升公共服務品質。建設中國雜技藝術中心、大興區文博綜合館等一批文化體育設施,完善多樣化文化體育服務功能。加強養老綜合服務設施建設,完善市場化養老服務體系,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營造適老宜居環境。

  14.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品質。支援各區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推動綠隔地區城市公園環、郊野公園環建設,完成霞雲嶺國家森林公園等一批公園建設,新增造林面積3萬畝以上,持續擴大綠色生態空間。深化“一微克”行動,推動PM2.5和臭氧協同治理,開展碳排放控制專項行動,推廣低碳建築、低碳交通等,支援有條件的區域率先實現碳中和。繼續實施永定河等重點流域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實施城鄉污水治理工程,持續改善水環境。

  15.全力做好城市服務保障。推動新發地批發市場優化經營模式,加快數字化改造提升,建設現代化批發市場。建成北京糧油應急保障中心、公共衛生安全應急保障基地,提高城市生活必需品和重要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加快大興京南物流基地低效用地轉型升級,推動房山竇店物流基地和京東亞洲一號等項目建設,大力發展智慧物流、數字物流。建設一批高品質便利連鎖網點,促進生活性服務業連鎖化、便利化、智慧化。加強資源能源供應,實現豐臺站、良鄉大學城等22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成投用,完成大興國際機場水廠、豐臺河西第二水廠等供水設施建設,建成北京燃氣天津南港LNG應急儲備工程(城南末站),完成南郊灌瓶廠遷建工程。

  五、健全聯動機制,著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加強與津冀地區、北部地區協同聯動,搭建城南各區合作新平臺,打造協同共贏發展新局面。

  16.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完善與石家莊、保定等重點城市便捷高效的交通體系,發揮功能組團連接作用,推動京保石發展軸形成各種要素流通與集聚的“大動脈”,實現功能産業梯度轉移、協同佈局。圍繞構建首都生活圈,與固安、涿州等環京地區持續合作,加強交通聯繫和人員管理,促進區域間職住協同、功能互補、産業配套。開展永定河、拒馬河流域水環境協同治理,打造環京綠色生態帶。與河北省開展高水準合作,共建臨空經濟區、綜合保稅區,共同搭建招商引資、企業交流合作平臺,探索先行先試政策,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

  17.持續加強南北合作。支援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中關村科技成果産業化先導基地,搭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與三大科學城對接打造高精尖産業發展主陣地和成果轉化示範區。深化中關村城南各分園與海淀等中心城區分園合作,主動承接溢出資源,完善利益共用機制。發揮北京雙樞紐建設發展聯席會議機製作用,完善大興國際機場航線網路,提高航空服務能力,與首都機場共同形成功能完善、協調互補的雙樞紐發展格局。

  18.加強城南各區合作。建立城南發展區際聯席會議機制,協調解決跨區重大項目、規劃建設、管理服務等方面的問題,促進交界地區共治共建共管,共同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發揮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龍頭作用,推動城南各區聯合承接三大科學城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落地,實現産業鏈、創新鏈、供應鏈高效佈局。加強豐台區與房山區結對協作,推動跨區域交通、紅色旅遊、人才交流等領域合作,共同推進青龍湖地區規劃建設,打造結對協作標桿。

  六、深化改革創新,著力打造開放發展高地

  以改革促開放,以創新促發展,在重點領域開展先行先試,為城市南部地區發展注入新活力、新動能。

  19.探索對外開放制度創新機制。積極探索“兩區”建設新機制,高標準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大興組團和亦莊組團,建設一批開放平臺,爭取先行先試政策在城市南部地區率先落地。支援城南各區出臺一批高含金量的産業促進政策,建立健全“兩區”建設工作方案實施機制。推動貿易自由便利化,持續拓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服務功能和應用領域。深化金融開放創新,積極吸引境內外金融機構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內設立分支機構或辦事處,促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

  20.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加快發展技術要素市場,培育一批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機構、國際化技術轉移機構,積極搭建技術轉移平臺。抓好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20+”技術創新中心和“10+”産業中試基地建設。推廣大興區集體建設用地改革試點經驗,落實“村地區管”機制,穩妥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完善鎮級統籌、金融支援、增值收益分配等配套政策,實現集體建設用地減量提質。健全産業用地彈性出讓制,合理降低企業用地成本。探索推行用地性質混合、主體功能相容的土地綜合利用管理模式,盤活存量用地和低效建設用地。發揮政府性資金引導和帶動作用,系統保障一批區域性、功能性、關聯性強的重大項目。在符合有關資金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引導各類基金、債券等支援基礎設施和重點産業項目,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完善棚戶區改造、土地儲備等資金籌措機制,探索跨區域、跨項目統籌平衡方式。聚焦“兩區”建設和重點産業發展需求,建設國際人才社區。完善與科技領軍人才、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人才等需求相適應的激勵機制,提高對人才的吸引力。

  21.深入推進營商環境改革。持續推動“放管服”改革,鼓勵各區形成一批創新性、引領性改革舉措,增強企業和群眾獲得感。推進企業註冊全生命週期便利化,推動企業營業執照及其他行政許可事項聯合審批改革。在重點區域推動開展企業投資項目“區域評估+標準地+承諾制+政府配套”改革試點。深化重點企業“服務包”工作制度,鼓勵城南各區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為企服務品牌。完善市場運作機制,建立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機制,營造公平統一的市場環境。全面提升政府服務效能,實行政策執行標準公開,政府資訊智慧精準推送,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政務服務事項全部實現“全程網辦、全域通辦”。

  七、保障措施

  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強化市級專班統籌協調機制。市有關部門要靠前服務、加強指導,在規劃、政策、重大項目、重大活動、融資對接等方面加大支援力度,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城南各區要強化主體責任,解放思想、主動作為,精心謀劃、週密實施。城南行動計劃工作專班要加大督查落實力度,對城市南部地區發展狀況開展評估,按照“細化、實化、具體化、項目化”要求,制定年度任務清單和項目清單,完善滾動實施和動態調整機制,推動重大項目落地。吸引社會資本和各方力量共同參與,為城市南部地區高品質發展持續注入動能。加強宣傳引導,搭建宣傳平臺,展示城南發展優勢,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分享:
相關政策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