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發展改革委等部門介紹京津冀協同發展6年來新變化

日期:2020-02-25 09:45    來源: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分享:
字號:        

  春為歲首,攜希望和夢想出發。2月24日,北京召開本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六週年視頻發佈會。疫情防控期間,市發展改革委創新會議形式,聯合城市副中心黨工委管委會、市交通委、市經濟信息化局、市衛生健康委等部門,通過線上直播形式進行新聞發佈。

  京津冀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是當前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按照習近平總書記2月10日在北京調研指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的指示精神和關於“加強京津冀地區聯防聯控”的要求,京津冀三地迅速建立京津冀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聯動工作機制,出臺了聯動機制工作方案,在人員流動引導、交通通道防疫、防疫物資保障、生活物資保障、企業復工復産等方面建立更加緊密的專業部門對接機制。三地協同辦持續發揮協同平臺的作用,針對跨省通勤人員,協調北三縣及固安等環京6個區縣通過“一信、一卡、一證”等方式,方便通勤人員出行,保障出入便利;積極推動環京周邊地區實現通勤人員14天隔離政策統一標準、政策互認;推動賓士、小米、京東方等在津冀的供應鏈配套企業復工復産,切實把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落地,取得了積極成效,實現疫情防控和協同發展工作“兩不誤”。

  三地協同聯動一盤棋,不僅體現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更貫通于北京六年的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之中。北京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歷史機遇,深度融入其中、受益其中,積極探索減量發展、瘦身健體、提質增效的新路子,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城市發展深刻轉型,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不斷提升。

  疏解非首都功能堅定不移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鍵環節和“牛鼻子”。北京通過嚴控增量、疏解一般性産業、推進文教衛機構疏解等一套“組合拳”,城市“瘦身健體”取得新進展。

  嚴格執行新增産業禁限目錄,截至2019年底全市不予辦理的工商登記業務累計達2.28萬件。

  紮實開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2014-2019年全市退出一般製造業企業2759家,疏解提升市場631個、物流中心122個。

  優化公共服務資源佈局,北京資訊科技大學等5所學校新校區加快建設;天壇醫院實現整體搬遷,老院區騰退;同仁醫院亦莊院區等加快建設。

  與此同時,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也在疏解和提升中不斷提升。2019年,建設提升基本便民網點1190個,拆除違法建設騰退土地5706公頃,“留白增綠”完成綠化1686公頃,城市環境秩序明顯改善。

  全力支援雄安新區開局起步

  雄安新區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是北京發展重要的“一翼”。一直以來,北京都把支援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作為北京分內之事,將雄安新區和北京發展“一體謀劃、統籌考慮”,做到雄安新區需要什麼就主動支援什麼。

  “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提前開工建設,對口幫扶4所學校、5所醫療衛生機構。共建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10余家市屬國企參與支援建設。京雄城際鐵路北京段開通運營,京雄高速北京段開工建設,直連直通的交通體系加快構建。

  城市副中心建設有序拉開框架

  圍繞打造北京重要“一翼”,科學編制落實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高起點高標準高品質規劃建設城市副中心。

  市級行政中心正式遷入,共涉及35個部門、165個單位,起到了明顯的示範帶動作用。

  北京學校小學部開班,首批招生300余名,友誼醫院通州院區開診,日均門診量2400人次。

  一批重大工程項目加快推進。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和東六環入地改造工程實現開工,7號線東延、八通線南延建成通車。城市綠心完成綠化8000畝,劇院、圖書館、博物館開工建設。環球主題公園一期建設進入設施安裝階段。

  堅持“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管控”,紮實推進通州區與廊坊北三縣協同發展。圍繞北三縣城市軟實力提升,舉辦項目推介洽談會,52個簽約項目正在持續落地。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廊坊校區掛牌。通過醫聯體、技術幫扶等方式提升北三縣醫療服務水準,河北燕達醫院獲評成為三甲醫院。

  協同發展重點任務實現新突破

  讓京津冀三地人民共用發展成果,是協同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六年來,三地在交通、生態、産業等重點領域實現了新突破。

  1.一體化交通網路加快構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運,形成“雙樞紐”格局。“軌道上的京津冀”加快打造,京張鐵路開通運營,環首都“一小時交通圈”逐步擴大。市域內國家高速公路“斷頭路”全部消除,公路交通更加便捷通暢。

  2.生態環境協同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果。2019年北京市PM2.5年平均濃度降至42微克/立方米,比2014年下降51%。聯合組建永定河流域治理投資公司。建立密雲水庫上游生態補償機制。落實張家口首都水源功能涵養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規劃涉及北京任務。

  3.産業對接協作持續深化。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建設持續推進。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新增註冊企業累計超1300家。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總體規劃落地實施,自貿片區正式掛牌。

  4.協同創新步伐加快。制定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重點任務實施方案,“三城一區”建設全面提速。北京流向津冀技術合同成交額累計達1063億元。中關村企業在津冀兩地設立分支機構累計超8000家,科技創新園區鏈加快形成。

  5.公共服務共建共用穩步推進。組建12個京津冀高校創新發展聯盟,成立9個跨區域特色職教集團(聯盟),多所北京高水準中小學與河北省開展合作辦學。持續推動北京與河北廊坊、張家口等五市醫療合作,共同開展重點醫療衛生合作項目34個。全力籌辦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整體亮相,首鋼滑雪大跳臺完工。精準幫扶河北省23個結對貧困縣,實施近千個扶貧項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期目標節點之年,我們正在對照國家的工作要點,研究制定2020年本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要點,並抓好落實,確保高品質完成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期目標任務。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