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慶生

日期:2020-09-29 09:46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也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5周年。作為故宮自家的出版社,故宮出版社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推出的新書自帶“豪橫”屬性,分別從紫禁城的建築語言、思想境界、營建文化、圖像解構等方面詳細解讀紫禁城文化密碼,另有兩本隨展圖錄帶你看懂紫禁城600年大展。

  《紫禁城建築之道》

  紫禁城有着豐富的建築語言,強調秩序、比例和對稱原則,在營建構思上與中國傳統文化緊密聯繫。例如,紫禁城的框架結構——五門三朝、前朝後寢、東西六宮,來源於《周禮》。而《周易》中的乾坤卦象和紫禁城的建築格局非常契合。

  《紫禁城建築之道》是一本研究紫禁城營建思想的力作。它像一把鑰匙,帶領讀者探索紫禁城建築背後的奧秘,探求古人在都城營建上所遵循的原則和哲理。作者王子林,在故宮博物院工作30多年,是宮廷研究的專家。我們不妨跟隨王子林越過慣常的視角,透過歷史研究者的眼睛去審視宮殿的結構、空間的布展,解讀宮殿、花園、山石,乃至屋頂的形制、河流的走向背後説不盡的奧秘。

  《紫禁城古建築營建思想研究》

  本書題目雖為“研究”,但卻是從公眾的視野角度來解讀紫禁城古建築的營建文化、藝術與科學。全書內容涵蓋紫禁城的選址、“天人合一”文化、建築數字、建築色彩、門釘、屋頂小獸、寶匣鎮物、防暑禦寒、建築技術、建築風水等內容。

  比如,關於紫禁城古建築屋頂“鎮物”的數量。紫禁城幾乎所有的建築在快要完工時,工匠都會在屋頂正中開設“龍口”,並安放寶匣。寶匣內有五金、五穀、五線、五藥、五種寶石等多種鎮物,用於消災驅邪。為什麼鎮物的數量多帶“五”?本書認為,漢字“五”在古文字階段是“×”與上下兩個“—”進行組合;“×”表示陰陽二氣,上下的“—”表示天地;因而“五”寓意宇宙中的萬物。古人認為宇宙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組成,亦包含這種含義。

  《紫禁城365》

  以日讀的方式,詳盡地描寫了故宮裏的365個細節,內容涉及建築、歷史、人文等方方面面。可以説,它是一本濃縮故宮建築文化精華的筆記書,是一本了解故宮人文的歷史書,一本展現故宮國寶的寶藏書。

  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以圖解的方式講述建築、歷史與藏品。作者趙廣超(也是《紫禁城100》的作者)將圖片和文字深度融合,形成了對紫禁城歷史文化知識的圖像化解構,使得原本晦澀難懂的知識點得到了簡化和提煉。

  圖錄《千古風流人物》

  2020年9月1日至10月30日,“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展出。配合本次展覽,故宮出版社出版了展覽同名圖錄《千古風流人物》。圖錄分“勝事傳説誇友朋”“蘇子作詩如見畫”“我書意造本無法”“人間有味是清歡”四個單元,收錄了76件(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書畫、碑帖、器物類蘇軾主題文物,從蘇軾生活的時代到他的朋友圈,從他的名篇佳作到其引領的書風,從他獨特的人格魅力到別致的生活情趣……不僅有文物介紹,更收錄了書畫部專家為本次主題撰寫的相關專業論文6篇,讓這部圖錄不僅有顏值更有分量。

  圖錄《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

  午門展廳相當於參觀紫禁城的“序廳”。我們不妨把正在這裡舉行的“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覽作為參觀故宮的序言,借由18個歷史節點發生的重大事件,了解紫禁城規劃、佈局、建築、宮廷生活,以及建築營繕與保護的概況,理解貫穿紫禁城“時”“空”的歷史文化,感受宮殿建築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最高境界。而這本同名圖錄,則是我們看懂大展的敲門磚。

  《暢游故宮:一本書讀懂故宮事》

  皇帝怎麼懲罰喋喋不休的大臣?皇帝也過“陽曆年”嗎?紫禁城是完全對稱的嗎?皇帝説話真的是一言九鼎嗎?

  如果覺得前面幾本書太專業、太高大上,這一本則在封面上就宣稱:一本書讀懂故宮事。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對故宮如數家珍、擅長娓娓道來的“故宮人”,將十幾年來對故宮的發現、思考以及感悟匯聚成了這本書,相信它同樣能為讀者帶來發現、思考和感悟。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