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展”將在國家典籍博物館開始預展

日期:2023-01-16 14:26    來源:首都之窗

分享:
字號:        
  • 4721673850816_.pic.jpg
  • 4721673850816_.pic.jpg

  2023年1月14日,“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展”將在國家典籍博物館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展廳開始預展,面向社會公眾開放。展覽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敦煌研究院、甘肅簡牘博物館、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物館)聯合主辦,共分為“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遺書”“明清檔案”四個專題。

“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展”

  殷商甲骨文、居延漢簡、敦煌遺書、明清內閣大庫檔案是上世紀初中國學術的“四大發現”。“四大發現”的相關文物,有的收藏于國家圖書館,有的收藏于各地博物館、研究院,還有的收藏于相關檔案保管機構。本次展覽首次將分藏于各處的四大文獻薈萃一堂,展出面積近3000平米,集中了甲骨、簡牘、敦煌遺書、明清檔案等多種類型的珍貴文物文獻共249種,382件,也是目前為止“四大發現”文物最大規模的展覽。

  殷墟甲骨 文化根脈

殷墟甲骨 文化根脈

  “殷墟甲骨”專題位於國家典籍博物館第五展廳,分為“重現的文明”“神秘的文字”“神奇的王國”“探索的旅程”四個單元,通過甲骨實物展示、考古發掘資料圖片、相關研究成果集錦等,探尋中華文明的發展脈絡,突出甲骨文在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重大意義,揭示甲骨文作為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對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價值。

  展覽設置了“立體畫卷”“姓屬林”“模擬占卜場景區”等,利用空間立體復原以及聲光電相結合的手段,呈現震撼、絢麗的視覺效果,帶給觀眾全新的體驗。

“姓屬林”

  本專題共展出展品50種54件,其中包括國家圖書館藏甲骨32種35片,國家圖書館館藏其他展品18種19件。亮點展品包括甲骨2174,上面的“兔”字象形基本把兔子的前後腿、小短尾等外形表現出來,十分生動傳神;國家圖書館所藏甲骨中尺寸最大、字數最多的甲骨5405;記錄了商代日食的甲骨5509;甲骨6006經著名甲骨文專家董作賓與其他甲骨碎片綴合,確定了商王世系,不僅印證了《史記·殷本紀》中相關記載基本正確,還對《史記·殷本紀》所記載商王順序進行了修正,解決了商王世系的重大疑問。

  居延漢簡 歷史見證

居延漢簡 歷史見證

  “居延漢簡”專題位於國家典籍博物館第六展廳,包含“有冊有典”“流沙墜簡”“居延漢塞”“大漠孤煙”“手不釋卷”五單元,溯源了簡牘發展歷史,生動地展示了居延地區的歷史發展軌跡和戍邊吏卒的重要職責,真實還原漢代邊塞屯戍的軍隊面貌,讓我們得以窺見兩千年前居延戍邊生活的細節點滴。

  展廳中設計了還原居延地貌的微縮場景,裝飾採用了漢代畫像磚、畫像石、壁畫與簡牘等元素,觀眾置身其中仿佛能夠感受到恢弘壯闊、蒼涼無際的邊塞風光,還可以通過多媒體觸控大屏,查詢了解居延地區考古調查與簡牘出土等資訊。

  本專題展出展品總計81種,155件。其中甘肅簡牘博物館館藏共73種,147件,原件48件,仿製品99件;國家圖書館館藏8種,8件。亮點展品包括甘肅簡牘博物館藏《塞上烽火品約》(仿製品)、《論語·知道》(仿製品)等,國家圖書館藏《“肩水金關”簡》《癸亥詔》等。

  敦煌遺書 中古傳奇

敦煌遺書 中古傳奇

  “敦煌遺書”專題位於國家典籍博物館第七展廳,由“世界的敦煌”及“敦煌的世界”兩部分組成,講述敦煌遺書的發現與流散經歷,回顧敦煌遺書在全世界的保護、整理與研究概況;重點展現敦煌遺書在不同時期的內容。此外,本次展覽特別整理了敦煌遺書的裝幀形式,中國紙質古籍的大部分裝幀形式都能在敦煌遺書中找到樣本或雛形,觀眾可以在這裡大飽眼福。

敦煌遺書 中古傳奇

  展覽選取了不同時期敦煌石窟的紋樣、佛像等元素,並在展廳中大面積採用經典洞窟壁畫,營造出璀璨瑰麗的敦煌特色;採用了大量長通櫃全方位展現長卷,盡可能讓觀眾看到展品全貌;設置了投影旋鈕書架增進互動。

  本專題中展品共計49種,50件,全部藏于國家圖書館,另外還有部分由敦煌研究院提供的數字壁畫資源。亮點展品包括《四分律初分》《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一百五十七》《逆刺佔》《李陵變文》《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春秋穀梁傳桓公二》等。

  明清檔案 國家記憶

明清檔案 國家記憶

  “明清檔案”專題位於國家典籍博物館第八展廳,分為“秘檔尋蹤”“珍檔集萃”兩部分內容,主要介紹明清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內閣大庫檔案的流散與重聚過程,以及對其的重視與研究;通過表格、圖片與檔案展品,生動直觀地展示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在不同時期對於明清檔案的保管與利用;從政令文書、古代輿圖、宮廷生活、史冊典籍四個主題出發,展現出明清檔案在內容、形制諸方面的氣象萬千、蔚為大觀。

  展覽還通過大幅墻面投影的形式展示巨大尺幅的輿圖、金榜,營造震撼的視覺效果。

  本專題展出展品69種123件,其中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64種117件,國家圖書館5種,6件。亮點展品包括清代金匱、道光帝秘密立儲諭旨並匣(仿製品)、《赤道南北兩總星圖》(仿製品)、清乾隆時期的小金榜(仿製品)、清光緒時期的文科大金榜(仿製品)、國家圖書館藏原內閣大庫善本古籍(仿製品)等。

  與此同時,國家圖書館和京港地鐵合作的M地鐵·圖書館項目推出“探尋文明的印跡”專題活動。乘客從國家圖書館地鐵站E口內進入展區,可以看到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遺書、明清檔案四個主題的文物仿製品11種,與展區中大幅文物海報相互輝映,為乘客帶來便捷的觀展體驗。

“探尋文明的印跡”專題活動

  展覽開展後,為進一步擴大宣傳效果,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家圖書館將通過直播活動、線上展覽等方式增進與觀眾的互動;聯合字節跳動公益共同開發該展覽“線上超現實看展體驗項目——古籍尋遊記”,選取重要展品近30件,利用VR技術並配合相關硬體,生動講述展品故事,將文物陳展與VR技術深度結合,借助虛擬現實技術讓古籍“活起來”。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