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圖書館是國家總書庫,國家書目中心,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國家典籍博物館。國家圖書館前身是創設於1909年的京師圖書館。
2012年7月,經文化部、國家文物局、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復,國家圖書館加挂“國家典籍博物館”牌子,國家典籍博物館正式成立,並於2014年9月對公眾開放。
國家典籍博物館建築外觀圖
國家典籍博物館是國內首家國家級典籍博物館,也是世界同類博物館中面積較大、藏品較豐富、代表性展品較多的博物館。
國家典籍博物館依託國家圖書館宏富館藏,以展示中國典籍、弘揚中華文化、創新閱讀服務方式、保護文化遺産、加強中外文化交流、提升國家軟實力為宗旨。國家典籍博物館集典籍的收藏、展示、研究、保護,公共教育、文化傳承、文化休閒於一體,是中華典籍文物的收藏中心,典籍文化的展示中心、交流中心、研究中心和保護中心,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平臺和公眾文化休閒中心。
國家典籍博物館內景圖
國家典籍博物館自2014年開館以來已經舉辦了百餘場展覽和上千場社會教育活動,憑藉深入淺出的精彩內容、多維度的專業解讀、典雅別致的空間及版面設計、趣味的互動,獲得了觀眾和業界的認可和嘉獎,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廣全民閱讀,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推進古籍保護的宣傳和普及,增強我國民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