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 | 聆聽萬物復蘇,守望春暖花開

日期:2021-03-05 09:29    來源:首都之窗

分享:
字號:        
  • 驚蟄
  • 驚蟄

二十四節氣之驚蟄 (視頻來源:首都之窗)

“驚蟄”是一年中的第三個節氣,指鑽到泥土裏越冬的小動物被雷震得甦醒,出來活動。舊時人們認為動物從蟄伏中醒來是被雷聲驚到了,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天氣變暖才是它們結束冬眠的真正原因。

驚蟄.jpg

驚蟄三候

一候桃始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曼妙的歲月,就這樣生發出希望。

二候倉庚鳴。黃鸝發出鳴啼,吟唱春暖花開的旋律,歌聲悅耳,一如往年旋律。

三候鷹化為鳩。雄鷹已振翅遠翔,身影消失在天際,沒有任何事情,能阻擋它們,赴那個遠方的約定。

驚蟄1.jpg

驚蟄民俗

在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人們平時忌諱分梨吃,即把梨切成幾瓣分給幾個人吃。不過,驚蟄節氣要吃梨。因“梨”和“離”諧音,寓意跟害蟲分離,也寓意在氣候多變的春日,讓疾病離身體遠一點。驚蟄吃梨還有“離家創業”“努力榮祖”之意。

也有人説“梨”諧音“離”,驚蟄吃梨可讓蟲害遠離莊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另外,驚蟄時節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亦可能是吃梨這一習俗的由來。

在北京,驚蟄這天,老北京習俗講究吃“懶龍”。“懶龍”,又名“肉龍”。做法是把發面搟薄製成長片兒,放上和好的肉餡,然後卷成長條形,盤于籠屜中,蒸熟後切開,一家人分著吃。

據説,由於“懶龍”形似一條長蟲,驚蟄時正逢春蟲乍醒,故而有了驚蟄吃懶龍的習俗。有著“吃懶龍,除春懶”的寓意。

驚蟄養生

驚蟄過後萬物復蘇,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同時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季節。驚蟄時節萬物始生,人體陽氣生發,養生應順應這些特點,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氣血也如春日一樣舒展暢達,生機盎然。 

飲食

驚蟄時節飲食可以適當清淡一些,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如菠菜、蘆薈、芹菜、油菜、山藥、蓮子等。

防病

驚蟄到,“春雷響,萬物長”,這時候氣溫回升較快,春意漸濃,但仍然時不時有冷空氣南下,可能會出現“倒春寒”。穿衣應以捂為主,出行時還要注意及時增減衣物,保持室內通風,儘量避免過度飲酒和熬夜,預防感冒等疾病的發生。

春是個偉大的作曲家,它在靜謐中寫出了起伏,在獨行中寫出了交響。你聽,來自驚蟄的聲音,清晰明辨,卻又渾然無疆,就好像象徵著,新的美好,新的希望。

漫話驚蟄


驚蟄-蘇楊毓嬌

驚蟄-徐子星

驚蟄-灶王時代

驚蟄-朱宇童

24節氣書-楊曉波

驚蟄-曹鎮

驚蟄-黃方

驚蟄-金航通寶

驚蟄-牛壯

(漫畫由首都之窗與北京動漫遊戲産業協會共建)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驚蟄 | 聆聽萬物復蘇,守望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