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故居紀念館開館

日期:2022-08-05 16:18    來源:北京市文物局

分享:
字號:        

  歷經22年文物復建、精心布展,7月29日上午,曹雪芹故居紀念館隆重開館。紀念館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崇外大街磁器口東北角,為原廣內大街207號院。

曹雪芹故居紀念館開館

  即日起,曹雪芹故居紀念館將向公眾預約開放,這裡交通便利,毗鄰二環崇外商圈,將成為中外紅學愛好者、市民和游客感受中國傳統文化,體驗文物消費新場景的好去處。

  館內常設“曹雪芹故居陳列”

  走進曹雪芹故居紀念館,三進院落古色古香,海棠綠意盎然。青磚、灰瓦、窗欞、磚雕……處處透着古韻。

曹雪芹故居紀念館開館

  目前,館內常設“曹雪芹故居陳列”,基本展陳集中在二進院,突出“曹雪芹與北京”的主題,以曹雪芹在十七間半、在北京東城的生活經歷為主,展示“歸籍京師”“尋夢蒜市口”“紅樓一夢”三個篇章。

  其中,二進院正房主題為“歸籍京師”,展示曹雪芹和家人從南京沿大運河至北京,於十七間半居住生活的相關考證文章,考古遺址勘探照片和文物等;西廂房主題為“尋夢蒜市口”,講述曹雪芹於此地居住的活動軌跡,清代此地繁華的商業對曹氏創作的影響等;東廂房主題為“紅樓一夢”,主要包括曹雪芹所著《紅樓夢》各主要版本在北京的抄寫、刻印與流傳等。

  一進院作為彈性特展區,策劃了故居知識、紅樓夢文化、傳統工藝與文化等主題特展。三進院作為互動體驗區,將策劃舉辦講座、表演、工作坊,開展公共閱讀與社區互動等。

曹雪芹故居紀念館開館

  有史料記載的曹雪芹居處

  曹雪芹故居紀念館位於原廣內大街207號院,原址是有史料可查的曹雪芹在北京有確切記錄的居住地。2002年,這裡被公佈為原崇文區文物普查登記項目。

  1982年,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保存的清代內務府檔案中,研究員張書才發現了一件雍正七年(1729年)的“刑部移會”,其中載明:江寧織造隋赫德曾將抄沒曹家的“京城崇文門外蒜市口地方房十七間半、家仆三對,給予曹寅之妻孀婦度命。”檔案中所説的“十七間半”房,即為現廣渠門內大街207號或鄰近的兩個院落。蒜市口,就是現在崇文門外的磁器口。

  1991年,這一研究成果逐步得到紅學界及社會各界的一致認可。

曹雪芹故居紀念館開館

  歷時22年完成文物復建

  1999年修建兩廣大街,207號院位於廣安大街規劃紅線內,道路建設與文物保護發生矛盾。2000年,在充分徵求專家學者意見的前提下,經上級部門批復,東城區着手研究曹雪芹故居的復建問題,2004年項目正式名稱為“曹雪芹故居紀念館”,落位崇外大街十字路東北角。

  在2000年至今22年的復建過程中,東城區文物部門一直秉承嚴謹、科學、紮實的態度,使文物建築保留其寶貴的歷史價值。曹雪芹故居院落佔地790平方米,三進房屋,建築面積約440平方米。復建的“十七間半”是根據拆除時留下的照片,並參考了同時期文獻照片以及紅學專家的建議,按照清末時的形制進行複製,房頂依舊採用木結構框架,從工藝和原材料都使用清末形制,建設過程中也儘量使用當時拆除的老物件。

  2019年1月,曹雪芹故居復建工程正式啟動。2020年10月,北京曹雪芹故居紀念館復建項目落成。經過精心研究布展,於2022年7月29日開館。

曹雪芹故居紀念館開館

  引入社會資本孵化IP

  曹雪芹故居紀念館復建工程全部由資本方出資完成,在運營模式上,紀念館按照産權方、運營方以“項目所有權與經營管理權分離,委託經營管理”的方式合作,政府將對運營方設定一定時限的“涵養期”,運營方結合周邊商業資源,對曹雪芹故居進行IP孵化,並開發相關文旅産品,完成自我造血並可持續化運營。

曹雪芹故居紀念館開館

  紀念館毗鄰崇外商圈,周邊大型商場林立,其附近的商業樓將配套藝術工作室、展覽、小劇場演出等項目,將與紀念館形成聯動。

  同時,還將與北京市留有曹雪芹足跡和印記的黃葉村曹雪芹紀念館、城市副中心張家灣的曹雪芹墓等串聯起來,構成北京曹雪芹與紅學文化游的經典線路和旅游産品。

  紀念館每天9時至16時開館,15時30分停止入館,每週一例行閉館。現場掃碼預約,免費參觀。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