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北京,一進入八月,街上就出現了賣兔兒爺的,他們或在街邊擺攤,把大大小小的兔兒爺由低往高擺成兔兒爺山,迎來人們的關注和選購,或挑着挑兒沿着衚同叫賣,由此拉開了北京人過中秋節的序幕。
做兔兒爺、賣兔兒爺的大多是京郊的農民,他們利用秋收後的閒暇,在半個月的時間裏集中做出一批兔兒爺,送到城裏來賣,換些零錢為老人扯幾尺布,為孩子交學費,還有燈油、打醋等日常花銷。
所賣的兔兒爺不過是一般的泥塑玩具,造型簡單,色彩艷麗。只是那高高翹起的雙耳和明顯的三瓣嘴的兔子,卻要穿上戲出兒中的武生打扮,不免讓人覺得滑稽。
人們對兔兒爺的喜愛一直延續至今,如今一提到老北京的民俗玩具,大家還是第一個想到的還是兔兒爺,它幾乎已經成了老北京文化的一種象徵性符號,北京人為什麼這麼愛兔兒爺呢?這還要從兔兒爺産生的歷史説起。
獸中王成為兔爺的坐騎,無形中提高了兔兒爺的地位。
祭月偶像成了民俗玩具
月亮碼上的兔子搗藥的動作,搗的就是長生不死之藥。而搗藥的背景是廣寒宮和婆娑樹,這又是月亮裏的環境。所以傳説兔子住在廣寒宮,嫦娥奔月後與之相伴的即為玉兔。
把兔子和月亮聯繫在一起,先祖二千多年前就想到了。在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帛畫上就在左上角繪有一彎新月,中間是只奔跑的玉兔。更早的《淮南子》一書中,把玉兔和蟾蜍並存於月中,作為陰陽的代表,提出了陰陽對立並存的哲學理念。
在宋代,有一幅著名的微型版畫,畫面上是只兔子在石頭上磨一鐵杵,寓意“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是賣針的商業廣告。
這些事例表明,兔子早已不僅是百姓畜養的動物,而且引導着人們去觀察天象,體會高深的哲理,進而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表徵。有了這個背景,兔兒爺進入民間風俗也就很自然了。
儘管如此,兔兒爺的造型演變,也經歷了四五百年的漫長過程。明朝人紀坤的《花王閣剩稿》是較早記述兔兒爺的文字。他説:“中秋節多以泥撰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祈而拜之”。這表明,明代中葉以後,民間中秋已有祭月之際擺兔兒爺的習俗。但此處對於兔兒爺裝扮的描寫較為模糊,至少未及後來定型後的兔兒爺詳細、完整。原因很簡單,京劇是在徽班進京後逐漸産生,其中的武生裝扮不會比京劇産生更早。而這是乾隆年間的事情,距今不過二百多年。所以據推斷,兔兒爺産生以後,在具體造型上有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其定型期不會早於清末。如今看到的,宮中溥儀供奉的兔兒爺,大體就是現在見到的模樣。
標準的兔兒爺,除了武生打扮之外,還要以黑虎作為坐騎。老虎本是獸中王,怎會讓兔子騎?有趣味也就在這。獸中王成為兔爺的坐騎,無形中提高了兔兒爺的地位。兔兒爺是誰?生育之神。騎老虎正好體現了人丁興旺主題在中國人心中的至高無上地位。兔兒爺的紅袍與老虎的黑色,構成明顯對立的陰陽兩極,構成陰陽有機的結合,體現“陰陽合而萬物生”的道理。
兔兒爺的造型很多,除了騎黑虎還有騎鹿、馬、羊、白象、五彩祥雲……豐富多彩。除了兔兒爺,還有人給它配上兔兒奶奶,成一對。甚至把由響器、執事和轎子組成的娶親隊伍也打扮成兔兒爺形象,三瓣嘴,長耳朵,卻穿着常人的衣裳,風趣生動。
最重要的是,兔兒爺不光是老北京人祭月時的偶像,甚至還是兒童玩具,祭月完後就轉給孩子。這種大雅大俗的特點集中於一身的民俗用品唯有兔兒爺。這正是中國人實用主義信仰的體現,不過是在北京人身上表現的更突出、更生動而已。
兔兒爺成了北京文化的象徵
兔子本性溫順,還被作為智慧的象徵,寄託了人類的許多美好情感,中外皆是。特別是作為月亮崇拜的偶像以後,更被賦予了神力,備受推崇。如今,兔兒爺不光是中秋節的民俗用品,而且出現在春節廟會上,把兔兒爺所具有的親情、團圓等美好感情,融入了北京人喜迎新春的熱烈氣氛當中。
早年間,民間還流行着一個關於兔兒爺的美好傳説。話説有一年八月,京城鬧了瘟疫,一下子病倒了許多人。十五這天,嫦娥藉&月光,見到了京城百姓的不幸,就派玉兔下凡相救。玉兔化作一位美麗的少女,降臨京城,挨家挨戶為人們治病。她奔忙了一整夜,救治了很多人,自己也累昏了過去。等她醒來時,天已大亮,人們圍着她,目光中充滿關切。原來,她剛才昏過去後便顯露原形。她把原委告訴了大家,並向大家告別,飛向漂茫的雲端。後來,每到八月十五這一天,京城百姓都會供奉兔兒爺,感恩玉兔救病之恩。
這個傳説在老北京人中流傳很廣,版本也多,但無不表達了對兔兒爺的好感和懷念。
而在兔兒爺的造型、配色、用途等各個方面,也都打上了老北京的印跡,且兔兒爺為北京所獨有,成為重要的北京文化符號。
民間還有十余條關於兔兒爺的歇後語,象“兔兒爺拿大頂——窩犄角”、“兔兒爺掏耳朵——崴泥”、“兔兒爺過河——一灘泥”、“兔兒爺打架——散攤子”等等。兒童還有首歌謠提到兔兒爺:“紫不紫,大海茄,八月十五供兔兒爺。頭落擺着毛豆角,後面月餅擺三碟……”這正是老北京人祭月場景的描述。其中的毛豆角正是兔子的所愛,體現了對它的特別關愛,也説明瞭兔兒爺在民間的深遠影響。
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兔兒爺所含的文化主題也在發生變化,並帶來兔兒爺形象的豐富。除了傳統造型,還有卡通型,漫畫型,傳統與時尚結合型……這反映了兔兒爺至今仍具有的生命力,特別是它與百姓生活的密切聯繫。(高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