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羽鶴首次現身官廳水庫

日期:2022-11-15 09:30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 蓑羽鶴首次現身官廳水庫
  • 蓑羽鶴首次現身官廳水庫

原標題:蓑羽鶴首次現身官廳水庫 全國9種鶴中已有6種留下過到訪記錄

遷徙候鳥正浩浩蕩蕩飛越北京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蓑羽鶴日前首次現身官廳水庫,在全國9種鶴中,官廳水庫已記錄到其中6種。

蓑羽鶴在官廳水庫振翅翱翔。這是巡護人員22年來首次在官廳水庫發現這種鳥類。

蓑羽鶴在官廳水庫振翅翱翔。這是巡護人員22年來首次在官廳水庫發現這種鳥類。

  “這是個非常值得紀念的日子!我們在官廳水庫巡護候鳥22年,首次記錄到了蓑羽鶴。”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興奮地告訴説。在全球15種鶴類中,蓑羽鶴體格最小,長相也最“仙兒”。

  候鳥遷徙高峰已至,數萬隻鳥兒在官廳水庫盤旋、降落,觀測到蓑羽鶴相當不易。當時,隊員們正在開展日常監測,一個黑色影子忽然從空中掠過,降落在不遠處的蘆葦蕩中。他們隱約感到這只鳥的飛行姿勢和投下的影子,與此前經常監測到的灰鶴不一樣。趕緊上前細看,才發現,它居然是此前從未在這裡出現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蓑羽鶴。

蓑羽鶴眼後有長長的白色耳羽簇,外形頗具“仙氣”。

蓑羽鶴眼後有長長的白色耳羽簇,外形頗具“仙氣”。

  為什麼一眼就能識別?因為蓑羽鶴通體藍灰色,有長長的白色眉毛,學名叫做“耳羽簇”,風一吹飄飄欲仙,很漂亮,也極容易識別。

  蓑羽鶴在我國的種群數量不少,此前卻極少在北京出現。這是因為它的繁殖地和主要遷徙路線均不在北京。李理介紹,蓑羽鶴的主要繁殖地在內蒙古,每年到了秋風四起、草木凋零的季節,它們便會途經山西、河南等地,最終抵達西藏南部過冬。“我們監測到這只蓑羽鶴後,也通過它的姿態、覓食狀態等進行了評估,初步認為它並不是迷路,而是隨着數量增長而發生種群擴散,在遷徙時稍微偏離了既有路線。路過官廳水庫之後,它會繼續南下,與夥伴們重新會合。”李理説,“當然,這只是我們推測的原因,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我國的鶴類家族共有9種,在一座水庫集結6種已是相當罕見。在官廳水庫目前發現的鶴類中,灰鶴最多,其次是白枕鶴,偶爾能觀測到白鶴、白頭鶴的身影。2021年,庫區首次監測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2022年又記錄到了第6種鶴——蓑羽鶴。

  官廳水庫是本市第二大水庫,每年春秋,這裡都會成為候鳥歇腳、打尖兒的地方。1997年,野鴨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在官廳水庫成立,持續開展生態修復,重新構建濕地食物鏈和生態系統。2020年起,保護區創新性地試種糧田,為遷徙鳥兒提供口糧。(圖/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 文/朱松梅)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