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南海子文化研究成果發佈

日期:2022-11-14 09:18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多項南海子文化研究成果發佈

  第五屆北京南海子文化雲論壇暨頤和園研究院第三屆學術研討會日前在頤和園頤和講堂開幕。研討會以“居園理政古苑囿 風生水起新國門”為主題,溯源南海子居園理政的歷史軸線,展現南海子文化遺存的當代價值為目標,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南海子與頤和園一個在京南,一個在京西北,分別為清代早期和晚期的居園理政中心。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原副館長李國榮、頤和園黨委副書記秦雷、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劉文鵬為觀眾講述了清朝居園理政模式由京南向西北轉移的歷史,解讀帝王在紫禁城外理政的脈絡。

  專家介紹,依託山水交融的地理環境,清代營建了眾多人工山水與自然山水渾然一體的皇家園林,頤和園與南海子就是其中的代表。而北京地處漁獵文明、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交匯地帶,遼代以來多民族文化再次相互碰撞、融合,對南海子、頤和園的營建産生了重要影響。南海子和頤和園都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休戚與共的見證。此外,歷史上南海子規模龐大,建築佈局疏朗有致,濕地生態功能突出,是維繫北京城市生態安全的屏障。頤和園作為北京城的水利樞紐,在古代北京城市供水與城市營建方面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南海子、頤和園呈現了明清時期園林空間峰迴路轉、景觀多變的營建特色。

  活動現場,《南海子歷史檔案整理研究》項目的研究成果發佈。據了解,項目通過收集整理內閣全宗題本、軍機處全宗滿漢文檔案和宮中檔朱批奏折、內務府奏銷檔、內務府全宗等相關歷史檔案中關於南海子的內容,為南海子研究提供了豐富而全面的史料。此外,以圖像形式展示南海子歷史風貌與功能的“圖像南海子”項目,以及《南海子營房圖檔研究》成果也在論壇上進行了發佈。

  近年來,大興區持續與各大知名高校、研究機構傾力合作,形成了以南海子文化為主題的豐富研究成果,使南海子這張大興“文化金名片”獲得了學界和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提升了影響力、傳播力。(代麗麗)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