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中國小劇場話劇誕生40年 北京人藝上演“兩個人”的戲劇《長椅》

日期:2022-09-20 10:16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致敬中國小劇場話劇誕生40年 北京人藝上演“兩個人”的戲劇《長椅》

  40年前,北京人藝上演的《絕對信號》被視為中國小劇場戲劇的開端。9月19日,北京人藝將一部“兩個人”的話劇《長椅》搬上人藝小劇場的舞臺,以此紀念中國小劇場戲劇40周年,展現人藝生生不息的創作面貌。

《長椅》劇照。

  《長椅》是前蘇聯劇作家蓋利曼的名作。2022年,北京人藝集結優秀創作團隊新排該劇,由馮遠征擔綱藝術指導,青年導演楊佳音執導,於震、辛月夫妻檔出演。馮遠征表示:“《長椅》的劇本很紮實,提供了很多實現的可能性,也可以讓演員的表演實現突破。”

  這部戲的情境並不複雜,一切都發生在一張公園長椅上,一男一女在這裡邂逅,帶着過往經歷開始了一場彼此試探、針鋒相對的互動。隨着劇情展開,兩人看似是要慢慢靠近,又隨時要反目而去,不斷上演着反轉的情節,讓人在驚呼意外的同時又觸及生活的真實。“就像剝洋蔥,一層一層之後,事實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導演楊佳音認為,這部戲恰恰想告訴觀眾,生活沒有定勢,一切皆有可能。

  與以往作品不同,《長椅》中一男一女兩個角色沒有姓名,只是以“他”和“她”來指代,在劇本中作者甚至標明“場次由導演決定”,這就給了創作者非常大的自由。用經典劇本排出點新意和深意,讓觀眾根據自己的體驗來解讀,也是楊佳音此次排演的導演意圖。而用幽默的方式去解讀生活的真諦,則是他賦予這一版《長椅》的獨特風格。

  “演員把臺詞背好了並不代表自己的本領,而是要把意思和戲演明白。”在舞臺上成功塑造過很多角色的於震表示,這個戲沒有樣式和模板,給予了演員極大的挑戰。而與他飾演對手戲的辛月直言,兩個人的話劇非常考驗表演,“臺詞量和變化對演員來説很難。”大量的臺詞,各種實現的方式,讓這對夫妻搭檔每天從單位到家裏始終處在“沉浸式”排練狀態,最終在舞臺上為觀眾帶來了不一樣的默契和碰撞。

  《長椅》將演出至10月7日。隨着該劇的上演,北京人藝紀念小劇場戲劇40周年活動也正式開啟,隨後將有專題展覽等內容陸續與觀眾見面,共同回顧小劇場戲劇發展歷程,探討小劇場戲劇創作的當下和未來。(李俐)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