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圓夢中國·春苗行動”北京市優秀少兒題材舞臺劇展演圓滿落幕 閉幕論壇成功舉辦

日期:2022-09-16 09:52    來源:天橋藝術中心

分享:
字號:        

  9月15日,主題為“以美化人 以美育人”的第九屆“圓夢中國·春苗行動”北京市優秀少兒題材舞臺劇展演閉幕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成功舉辦。此次論壇以線上的形式呈現,旨在深度探究兒童劇的創作以及兒童美育的傳播與普及,13位來自演出行業、教育行業和媒體的嘉賓出席了論壇,並就“以美化人 以美育人”這個主題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為美育教育的發展和創新獻計獻策。

  2022年的“春苗行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強國有我,陽光成長”主題,精心策劃活動版塊。9月15日至10月中旬,“春苗行動”展演的11部劇目的全劇或片段視頻以及部分劇目的舞臺探班視頻將登陸“學習強國”APP,進行線上展演。

  “春苗行動”期間的19部展演劇目、31場藝術活動(包括主題論壇、文化探訪、藝術美育、雲上劇院)為京城的青少年和家長們的暑期增添了生動盎然又意趣豐富的一筆。

  第九屆“春苗行動”是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管理有限公司承辦。“春苗行動”展演品牌致力於培育少兒題材精品舞臺劇的創作演出,自2012年設立以來已經連續舉辦了八屆,累計為北京市民帶來了三百多場優秀的兒童劇演出,被首都精神文明辦授予“首都十大品牌活動”稱號。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藝術處副處長趙瑞蘋在閉幕論壇上發言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藝術處副處長趙瑞蘋在閉幕論壇上發言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副總經理楊樹聰在閉幕論壇上發言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副總經理楊樹聰在閉幕論壇上發言

      “春苗行動”閉幕論壇:專家抒發真知灼見 為藝術美育的發展建言獻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肩負着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重要職責,承擔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

  “春苗行動”期間的藝術美育的活動內容覆蓋戲劇、音樂、曲藝、雜技等多藝術門類,包含主創分享、劇目賞析、後臺探班、親子工坊、文化探訪等多種形式。眾多孩子和家長們一起參與其中,共用了藝術美育的“大餐”。

  如何更加深入地挖掘“溫潤心靈”的兒童劇題材與主題?如何更有效地傳播藝術,培育觀眾?“春苗行動”閉幕論壇從“以美化人 以美育人”這兩個維度展開,以主旨演講和圓桌論壇兩種形式呈現,探討如何讓青少年認識美,感受美。

  論壇一方面圍繞着“1+4”主題模式中“主題展演季”展開,主要探討兒童劇劇目創作,另一方面還圍繞着“1+4”主題模式中“4類配套活動”所涉及的兒童美育的傳播與普及而展開,探討了圍繞演出的兒童藝術美育。

   此次論壇邀請了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藝術處副處長趙瑞蘋、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副總經理楊樹聰和演出行業內具有影響力的專家、媒體人士和高校教師在內的13位嘉賓參與。他們圍繞公共藝術和全面美育的主題展開討論,為兒童劇行業發展和美育教育發展做了深入地交流和探討。專家們從孩子的視角出發,用更豐富、更具想像力的藝術呈現方式,探討能引起孩子共鳴的作品創作方法、模式以及美育教育有效的方式方法。

  在閉幕論壇的上半場,北京京劇院副院長朱甲分享了《古老戲曲瑰麗登場:做好時代美育工作 讓傳統經典京劇<鬧天宮>煥發新意》;北方崑曲劇院副院長、北京市京劇崑曲振興協會副會長曹穎分享了《古老戲曲瑰麗登場:傳統崑曲如何吸引年輕小戲迷》;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副院長趙寒冰演講的主題是《紅色經典絢麗再現:主旋律兒童劇作品如何立足市場》;西安演藝集團總經理助理,西安兒童藝術劇院黨支部書記、院長王麗虹《紅色經典絢麗再現:經典作品為何能翻“紅”》;北京演藝集團副總經理、北京兒童藝術劇院董事長董寧分享了《精良文本華麗轉身:依託優秀文本的原創兒童劇如何吸引觀眾》的話題;小不點大視界聯合創始人宣振興分享的主題是《青青豆蔻絢麗綻放:國內2-6歲兒童劇創作與運營的摸索》;北京廣播電視台電視節目製作中心副主任趙新生在論壇上分享的選題是《劇目呈現新方式:廣電前沿科技賦能舞臺藝術創新呈現》。

  閉幕論壇的下半場由著名文藝評論與策劃人程輝主持。四季歡歌(北京)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著名音樂劇製作人王翔淺從劇目製作角度,分享了符合兒童審美的舞臺實踐;知名戲劇教育專家葉遜謙分享了從演出從業者角度,談舞臺表演的美育創作;首師大附屬育新學校審美教育中心主任黃靜從教育工作者角度,談兒童美育的成功案例分享;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田卉群教授分享了從理論研究角度,談新時代兒童美育的必要性;北京日報文藝副刊部主任李紅艷作為媒體人士被邀請參加此次論壇,她分享了從媒體傳播角度,談兒童美育普及的新思路。

閉幕論壇下半場

第九屆“圓夢中國·春苗行動”北京市優秀少兒題材舞臺劇展演宣傳海報

  守正創新 擦亮“春苗行動”品牌

   “1+4”創新模式讓“春苗行動”不止有“戲”,更有全方位的精彩戲劇體驗

       2022年的“春苗行動”圍繞“強國有我,陽光成長”的主旨,精心策劃了活動版塊,依託“1+4”模式,通過“1”劇目展演以及“4”類配套文化活動,讓孩子們在舞臺藝術的引領下,全面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北京文化的魅力,在潛移默化中感受藝術美育,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愛黨愛國情懷,提升文化素養。

  劇目展演“1”是整個活動的核心版塊。2022年“春苗行動”精心遴選的19部劇目豐富了京城青少年的暑期文化演出市場。在閉幕論壇上,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藝術處副處長趙瑞蘋總結此次“春苗行動”幾大特點時介紹,本屆“春苗行動”演出受眾群覆蓋全年齡段少年兒童,為2-18歲的大朋友、小朋友提供了適當的可選劇目;劇目內容範圍擴大了,國有院團與民營院團齊發力,傳統劇目與創新題材共呈現,劇場舞臺與新空間同閃耀;藝術活動採用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讓孩子們全方位、多角度地欣賞到了豐富多元的優秀演出;在傳播形式上,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結合,讓觀眾通過不同平臺全方位、方便快捷地了解到了“春苗行動”的最新訊息。值得一提的是,“春苗行動”的劇目展演近日登陸了“學習強國”APP,這也呼應了其2022年的“強國有我,陽光成長”主題。《遇見星海》《滑雪場的流浪貓王》等11部劇目的全劇視頻或視頻片段,以及《我,堂吉訶德》演讀會和《耗子大爺起晚了》舞臺探班視頻等將在9月15日至10月中旬在“學習強國”APP上展演。

  配套活動“4”包括“主題論壇”“文化探訪”“藝術美育”“雲上劇院”,共計20余場活動。“藝術美育”活動深受孩子和大人的喜愛。在與5歲的雯雯和小新這兩位孩子的家長溝通後了解到,他們對“藝術腦洞實驗室·小蛋糕大逃亡”和“經典文學小劇場·‘恭喜大爺’的狼”這一類活動非常滿意,活動中了解了“講故事”這種更有效的與孩子交流的方式,併發現了孩子在藝術方面的潛質。

  以“傳承、創新、活力”為題的4條特色“文化探訪”路線,聯動了劇場及周邊文博、美育與人文藝術空間,引導孩子們到藝術體驗地與文化創新空間做做打卡活動,走向文藝空間,在享受藝術氛圍的同時,了解區域歷史文化,感受美學的價值,提升藝術的感知力。

  作為藝術美育的特別版塊,“我眼中的‘劇’美世界——兒童藝術共創展”以“共創”作為核心理念,以本屆“春苗行動”展演劇目為呈現主題,向青少年觀眾發出藝術作品徵集,舉辦了一系列的定向劇目創作工作坊。將青少年、兒童的作品做成了沉浸式展覽,為他們打造了一個能夠充分展現自身創作天賦的展覽平臺。本次展覽得到了青少年朋友的熱烈響應。

  11場演出和藝術活動 10萬人次觀看

   “春苗行動”的“雲上劇院”拓展了劇場邊沿 構築了演藝行業“新業態”

  文化産業的發展與科技進步緊密相聯、相輔相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順應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發展趨勢,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改造提升傳統文化業態,提高品質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隨着數字化賦能文化産業高速發展,傳統演藝行業與數字媒介的融合,打破了傳統現場演出的局限性,從線下到線上,從演出到演播,開闢了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演藝新模式、文化新業態、文化新消費”的時代已然開啟。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副總經理楊樹聰在閉幕論壇的主旨演講中提到,2022年“春苗行動”新啟用的“1+4”模式中“4類配套活動”之“雲上劇院”即是順應了數字化發展趨勢的重要舉措。“春苗行動”期間,“雲上劇院”直播了11場演出和文化藝術活動,觀看人次超過了10萬。本屆“春苗行動”特別邀請了北京廣播電視台進行8K高清攝製,對兒童劇線上呈現進行了積極探索,助力兒童劇更廣泛地傳播。其中,北京市屬文藝院團與全國首個面向廣大觀眾提供8K服務的電視頻道——北京廣播電視台(BRTV)冬奧紀實8K超高清試驗頻道合作,對北方崑曲劇院摺子戲專場進行現場錄製,完成全國首部8K崑曲舞臺作品,並即將在北京廣播電視台8K超高清試驗頻道《8K綜藝鑒賞》欄目中進行播出。

第九屆“圓夢中國·春苗行動”北京市優秀少兒題材舞臺劇展演宣傳海報.

第九屆“圓夢中國·春苗行動”北京市優秀少兒題材舞臺劇展演宣傳海報.

  “春苗行動”已舉辦近十載,未來將乘勢而上,揚帆起航,在社會各界力量的鼎力支援下,持續將這一優質品牌打造好,為各類優秀作品搭建展演平臺,做大做強“大戲看北京”的品牌,有效地擴大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的影響力!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