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獎”入圍影片口碑明顯提升

日期:2022-08-19 10:27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展映”正在全市多家影院火熱進行中。其中,16部“天壇獎”入圍作品成為觀眾和媒體追逐的人氣影片。

  8月18日下午,“天壇獎”入圍影片《一個不願觀看〈泰坦尼克號〉的盲人》映後環節,來自芬蘭的導演泰穆·尼基通過視頻與現場觀眾互動。該片的主角是一位坐輪椅的盲人,他喜歡看電影,同時一直心愛着一個外地的女孩。有一天,他得知女孩病重,為了見她一面,男主角開啟了一段驚心動魄的旅程……

  泰穆·尼基説,飾演男主角的演員是他生活中的好朋友,他患有多發性硬化症,這正是這部影片的由來。電影的最後一幕,男主角終於見到了他心愛的女孩,他用手觸摸她,因為視障人士的手就是他們的眼睛。女主角的飾演者也由男主演決定,是他的同學。當被問及視障人士如何觀看影片,泰穆·尼基介紹,在芬蘭,影院有幫助視障人士欣賞電影的系統,“他們會有一個手機,手機上有聲音解釋畫面內容。當然,他們也可以和朋友一起去看,由朋友來給他們講解影片。”

  “2022年我們在選片上花了很大精力,基本把國際上知名電影節的片子都過了一遍,所以2022年主競賽影片口碑明顯提升,票賣得也很好,基本上每場都坐滿了。”“北京展映”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觀眾口碑最好的影片,在國産片中要數陳國星執導的《回西藏》。該片在展映前透露出的資訊極少,但展映後獲得較高評價。“外國影片中比較受歡迎的是《珍妮熱線》,它的豆瓣評分在展映前只有5點多,我們放映兩場後已經漲到7點多了。”

  在觀看主競賽入圍影片的觀眾中,還有來自11家場刊媒體的記者編輯們。每場放映結束後,他們會寫下短評,打出自己的評分,組委會隨後收集併發布場刊評價。在世界各大國際電影節上,場刊都是最引人注目的環節之一,場刊從商業、口碑等其他角度,對評委會的評審意見構成補充。

  “北影節場刊從2021年開始啟動,2022年是第二屆,我們對場刊進行了升級。首先是邀請包括中國電影報道、北京日報·藝綻、1905影視頻等在內的11家專業媒體給影片打分;第二,首次以個人形式邀請‘陸支羽’和‘法蘭西膠片’兩位影評人加入場刊;第三,我們還請來齊溪和宋洋兩位電影人作為場刊推介人觀看入圍影片。”北影節組委會宣推部部長郝潔介紹,在場刊評分上,他們充分尊重媒體的意見和評分標準,不進行干預,以保證場刊打分客觀公正。

  “每期場刊會在電影節官方微網志上發佈,所有入圍影片展映結束後,我們還會把場刊匯成完整版發佈。現在‘北影節天壇獎入圍影片場刊’這個話題在微網志端的閱讀次數已經達到了942.4萬,説明大家還是很關注的。我們希望通過場刊能夠在宣傳上助力主競賽單元,畢竟這是一個電影節的靈魂。”郝潔説。(袁雲兒)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