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正在火熱進行中,對於廣大影迷來説,來北影節看電影已經成為一種習慣。雖然2022年“北京展映”單元影片只有135部,相比往年少了一些,但影迷們的觀影熱情越發高漲。尤其對於學生觀眾而言,2022年北影節正好在暑假舉辦,他們也因此成了2022年北影節一股重要的觀影人群。
外國影片引進速度太快了
“為了這次來北京看展映電影,我們準備很久了。”來自山東理工大學的大二學生盧玙璠説。8月17日下午,我們來到中國電影資料館小西天影院,該影院1號廳15時30分展映4K版的《島嶼上的煎熬》,這是北影節“鏡界”展映單元的片子,由阿爾伯特·塞拉執導。2022年5月26日該片曾在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首映,也是金棕櫚獎入圍影片。
“北影節這麼快就能將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影片引進來,實在是太牛了!”盧玙璠豎起大拇指讚道。
跟盧玙璠同行的是她的高中同學曹雨佳。一天時間,兩人就安排了三場電影,“早上看的是《養蜂人》,晚上還有一場《恐懼吞噬靈魂》,本來還有一場《洞穴營救》,可惜臨時取消了。”盧玙璠聊起這些片子如數家珍,“説實話,《養蜂人》看完後,有些地方我不是很明白,感覺還是個人閱歷不夠,如果再長大一些,可能理解起來會容易些。”而曹雨佳表示,“這麼多人聚在一起,感受光影的魅力,我感到很震撼!”
當晚,兩人看完電影就要坐火車回濟南,“這是我們第一次來北京看電影節的展映作品,儘管最想看的兩部片子沒有搶到票,但這也是一段美好的記憶。”曹雨佳説。
“小導演”為圓夢做準備
16歲的王昱涵剛剛初中畢業,他的目標是將來報考北京電影學院導演係,“我要當導演,要拿奧斯卡獎!”雖然沒有受過視聽訓練,但他已經拍攝過兩部紀錄片,其中一部叫《扎旗》,記錄的是他患有癡呆症的姥姥的故事,另一部叫《光着腳,走路》,記錄的是爺爺住院期間的故事。
別看年紀不大,但王昱涵是各大電影節的常客,“前不久剛去了FIRST青年電影展,見到了謝飛導演。我很喜歡北影節的氛圍,可以看到平常看不到的片子。我喜歡張藝謀、文牧野和曾國祥的片子,希望今後有機會能在電影節上遇到他們。”
8月14日下午,我們在中間影院遇到了22歲的坤坤,她正準備進場看《麥路人》。坤坤剛從華僑大學畢業,學的是經濟學。她説:“這次我比較幸運,搶到了《麥路人》《永恒和一日》《尤利西斯的凝視》三部影片的票,後兩部是希臘國寶級電影大師安哲羅普洛斯的經典作品,圓了我的一個夢。”
選片視角開闊透着大氣
“2022年北影節期間,我們班的朋友圈裏可熱鬧了,大家都在議論展映單元的片子,互相交換如何能搞到票的心得。”在《四百擊》展映現場,我們遇到了春嬌和她的男朋友,兩人都是北京電影學院表演係研二的學生。2022年春嬌搶到了《四百擊》《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等經典電影的票,“我很喜歡北影節的視角,非常開闊,有着北京這座城市的大氣和包容。”
8月14日下午,影迷杜柯早早地來到了寰映影城合生匯店,該店當天展映的是《教父》50周年杜比視界重製版,“我已經看過無數遍的《教父》了,包括此前北影節展映過的4K修復版,但今天的版本很特別,這是杜比公司為了杜比影院專門修復的,也是這個版本首次在國內展映。”
“作為北影節的老影迷,真的是太幸福了。”杜柯2022年還搶到了《航海王:紅髮歌姬》的票,這部動畫片2022年8月6日剛在日本公映,只在北影節上放映一次,這讓杜柯無比興奮。
這些天,北影節18家指定的展映影院中,幾乎都是滿座,尤其是像《攻殼機動隊》《宇宙探索編輯部》《航海王:紅髮歌姬》等影片,更是一票難求。“搶票這點苦算什麼,能在北影節上看到自己最想看的電影,這才是真的幸福!”杜柯笑道。(王金躍)